第737章 劉禪:親兒沒有,收義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伯歧,有句話我要囑咐於你,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解決豫章郡問題的關鍵,沒有通暢的道路,奢談發展那是一句空話,你可千萬記住了。”
劉封殷殷叮囑。
張嶷是他心目中最為理想的治越人選。
這不僅僅是張嶷的名氣大,更有張嶷為蜀漢英勇戰死的加成,對於這樣一個重病仍然矢志上陣的漢將,劉封心中敬佩有加。
聽到劉封提議修路,張嶷眼睛一亮,他早年為縣中官吏,後來又在南中為官,對治政的措施和方法甚有心得。
靈渠的開通,把荊州和交州聯絡了起來,而現在要把豫章、廬陵兩地融入到蜀漢整體版圖之中,就需要在溝通贛水、吉水、湘水、珠水上面做文章。
一水相通,物資就能得到交換。
船隻來往,人員走動和通婚就變得容易。
這是長久治理百越的關健一步。
張嶷有了新的目標,幹勁十足的忙碌起來。
劉封本想著還要繼續前往廬陵郡,和陸抗來一次深談,討論下一步如何攻略江東,但就在這時,從蜀郡送來的一個摺奏,卻讓劉封急匆匆的改道向蜀郡迴轉。
就在荊交等地戰火方熄、關中戰事焦著之時,許久不鬧妖蛾子的劉禪又跳了出來。
經過長久的努力,劉禪對親生一個兒子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和期待。
從馬忠送來的情報來看,劉禪不知聽了誰的主意,有意過繼悼王劉理的次子劉輯為義子。
生不出兒子沒關係。
問兄弟要一個就行。
劉理是劉備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
相比有野心想要上位的劉永,劉理為人低調,劉備在世時,他曾被封為梁王,隨後又被改封為安平王,都是遙領的稱號,劉理也就掛個名,得不到什麼實權。
延熙七年(244年),劉理去世,諡號悼王,其子劉胤繼承安平王的爵位。
要是劉理只有劉胤一個兒子,劉禪提出過繼不會得到回應,但偏偏劉理還有一個次子。
依照漢制,長子承襲,次子除了些財帛外,基本得不到什麼。
所以,當劉禪提出要過繼之後,劉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
當劉禪的兒子,和當劉理的兒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境遇。
就算劉禪沒有實權,只是一個傀儡皇帝,但該享受的皇帝待遇,一樣都沒有缺少。
劉輯心中也在暗暗憧憬,等到劉禪駕崩之後,他或許有機會能登上漢國皇帝的寶座。
畢竟,從血緣來說,他是劉備的嫡親孫子。
------題外話------
第三更送到,今天好安靜,求一波支援,感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