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黃月英:請陛下放過我夫君(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黃月英到錦宮向劉禪辭別的時候,這位蜀漢二代皇帝,正在後宮中和皇太后吳莧分析著朝堂人事變化帶來的影響。
“陛下,諸葛丞相此來,必是向你辭行,你萬萬不能答應,只要他能留下來,留在成都,那劉封就不能妄為,請陛下三思。”
吳莧經歷得多了,看問題的眼光長遠,一句話就點穿了諸葛亮辭官、劉封為相之後,劉禪將要面臨的艱難處境。
劉禪對吳莧的意見很是重視,點頭道:“太后言之有理,朕一定會力勸相父留下,就算他不做丞相,也要留在成都。”
諸葛亮在不在成都,確實關係重大。
面對手握重兵,又有巨大威望的劉封,劉禪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吳莧是劉禪在溺水之時,找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敵與友。
只是利益不同罷了。
吳懿在宣告投靠劉封時,曾經起了清除吳莧的心思,但由於吳懿在襄樊被殺,這件事情就拖延了下來。
吳懿、吳班死後,吳莧失了靠山,只能仰仗劉禪,兩人一個前宮一個後宮,聯絡溝通倒也方便,劉禪在得到吳莧遞過來的橄欖枝後,也投桃報李,正式下詔將吳莧封為皇太后。
吳莧是劉備的繼室,按理來說,糜夫人尚在,她並沒有資格任皇太后。劉禪的這一任命,不出意外遭到了元從舊臣的強烈反對。
糜夫人是從徐州一路跟隨劉備到荊州的患難之人,在元從老臣中很有影響力,只可惜的是,歲月不饒人,現在朝中劉備時代的老臣,還活著並在朝中為重臣的,只剩下南陽人陳震等寥寥幾人。
陳震繼劉琰之後任衛尉,個性剛烈的他上書陳言,劉禪要是這麼做的話,有違人倫,會造成糜夫人的不滿。
諸葛亮遠在五丈原作戰,朝中無人可制,劉禪對陳震的質疑,自然不予理會,在他看來,吳莧對自己有幫助,糜夫人遠在江陵,這些年又不相見,雙方陌生得很,又何必討好於她。
陳震沒有想到,劉禪這麼不重視老臣的意見,在被冷落之後,氣得一病不起身死。陳震之死,也讓劉禪在朝堂上的聲望繼續跌落。
在許多年輕一點的官員、將領眼裡,劉禪要是不參政,那事情還有商量,要是劉禪一加入,那就是好事變壞事。
這一次,諸葛亮提議劉封為相,朝中的官員們幾乎是撇開了劉禪直接進行了朝會商議,在他們眼裡,劉禪不過是個傀儡皇帝,不值得重視。
——
錦宮,前殿。
劉禪迎到殿門口,與諸葛亮、黃月英相見,看到諸葛亮單薄消瘦的身形,劉禪感動之餘,禁不住落下淚來。
那個赤壁之戰時羽扇綸巾的諸葛亮,終究在時間的消磨下逝去了,站在劉禪跟前的,只是一個拖著病體的老人。
人往往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
劉禪對諸葛亮的感受就是這樣。
在諸葛亮當丞相,做他相父的時間裡,劉禪心裡反抗叛逆不已,想著諸葛亮說往東,我說非要往西,就算不能明著反對,也要在暗地裡拖拖後腿。
這樣的反抗,會讓劉禪心中暗生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