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諸葛亮:劉封比我做得更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拿下宛城,必須先截斷其補給。
當補給中斷、援兵不至,宛城城中魏軍必然心有驚惶,到時候不管是強攻,還是攻心,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蜀漢荊州軍中,能夠想到這一點的人有不少, 但能找到切斷魏軍補給線的設伏之地的,卻只有鄧艾一人。
當然,劉封這個作弊的穿越者要排除在外。
宛城以北、許昌西南,葉縣,博望坡。
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曹、劉大戰,夏侯惇被劉備一把大火,燒得十萬大軍盡墨, 要不是于禁搭救,差一點沒了性命。
鄧艾這些年除了典農之外,對軍事戰例的究竟很深,發生在南陽郡地面上的這一次著名戰役,自然知道得清楚。
來回在帛圖前轉了幾圈,鄧艾最後忍不住開口提議道:“秦王,先帝當年在這裡燒了一把火,殺退了夏侯惇、于禁的增援將兵,這一次,我們不如也在這裡做些文章?”
“士載,若是許昌魏軍增援葉縣,當如何應對?”劉封微一沉吟,問道。
有了重用鄧艾的想法後,劉封也存了考校一番的心思。鄧艾這種與生俱來的軍事判斷能力,確實是一般人無法感知到的,他要不是有穿越前的知識加成,也不會像鄧艾一樣敏銳。
遍數蜀漢軍中將領,魏延、鄧艾、姜維、丁奉是目前就能統兵作戰的大將之才。
其餘如關興、張苞、張嶷、廖化、文欽、夏侯霸等將, 獨擋一面可能困難,但當一支偏師的主將還是能勝任的。
這些人真正能不能勝任, 還要看他們各自的造化。
比如魏延,雖然名氣很大,但年齡上已經過了巔峰期,要想再現諸葛亮幾次北伐時那種“敵十萬人,吾自擋之”的氣魄,已是很難了。
相對來說,鄧艾、姜維、丁奉年齡上正當壯年,現在要是棄之不用,才是可惜。
鄧艾得了劉封的肯定,更加的自信從容,他伸手一拍博望坡的所在,大聲道:“秦王領軍圍攻宛城,末將率偏師設伏於博望,不管魏軍從洛陽,還是從許昌,末將皆一力拒之,若有千人以上之敵進抵宛城, 末將提頭來見。”
南陽郡地形以丘陵間隔平地, 魏軍從小道滲透進來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鄧艾這麼自信保證, 顯然是對這一帶甚是熟悉。
一旁聽言的鄧芝撫掌讚許道:“士載有此信心,大漢幸甚,此番若能順利拿下南陽郡,荊州就真的實現統一了,這可是劉荊州之時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劉表為荊州牧時,勢力最大的時候,南陽郡都沒有全部拿下,劉封這一次若能打下宛城,確實是值得一書的大事。
“不過,陳泰此人性情堅韜,守城頗有章法,若是不能瓦解其鬥志,這城也是難以拿下。”
在劉封的荊州漢軍中,鄧艾、鄧芝一時並稱雙璧。
鄧芝早年曾擔任過趙雲的副將,後來因為舌辯技能出眾,也就是俗話說的嘴皮子厲害。
被諸葛亮派到東吳出使了一回,將自詡是江東之最的虞翻虞噴子搞得灰頭土臉,鄧芝之名大盛,從此由一個武將變成了文武皆能的全能型人才。
鄧芝這一介面,其餘如廖化、張泉等人也活躍起來,紛紛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就連零陵上將軍邢原邢道榮,也嘿嘿的笑著,提出了從弋陽北上,包抄陳留郡的宏大策略。
有人爭論是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