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遊說竹林七賢(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甄宓、杜夫人這兩個魏國後宮之主支援,劉封把主要的輿論戰方向,放到了區分司馬懿勢力、忠於曹魏勢力上面。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組成討伐不忠不義司馬懿勢力的統一戰線。
這是劉封在幾次商討和辯論之後,形成的最終決策。
相比一味在戰場上求得勝利的做法,這種基於軍事、政治、宣傳等諸多綜合因素而融合的應對方法,更加的高明。
秦王府門口, 羊祜已經出入得相當頻繁,劉封好幾次召見,和他就發動一場輿論攻勢的細節議了又議。
“叔子,你這一次去魏國,先與阮籍、嵇康等名士接觸下,爭取鼓動他們發聲聲討司馬懿父子的卑劣行為,讓魏國更多的人認清司馬懿明為輔魏重臣, 實為篡魏逆臣的真面目?”
劉封對羊祜此行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思之再三之後,他把輿論戰的發起點,放在了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的頭兩位身上。
名士這個稱號,在魏晉代表著號召力,代表著輿論主導權。
竹林七賢。
阮籍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諸人,共為“竹林之遊”,史稱他們為“竹林七賢”。
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同一個時代出生的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相差了十餘歲,基本上算是同一時代的人。
“殿下,就不知阮籍、嵇康兩人願不願意出仕,他們的言論多是消極避世,讓他們批評朝政,實在太難了。”
羊祜在洛陽求學時,曾經拜訪過兩人,知道這些所謂的名士,心中有對魏國朝政不滿的想法,但讓他們出頭,怕是很難。
司馬懿父子蓄養的死士, 在許多時候就是刺客和殺手。
劉封點了想了想, 道:“你去魏國之後,可以和柏北司的人聯絡,阮籍等人,若是擔心人身安危,可說服他們到長安來,若是能夠堅持在魏國朝堂,那更是漢國的大功臣。”
“叔子,臨走之時,你再去郭伯濟夫人那裡一趟,囑咐她寫一封信給王凌將軍,若是有機會,你給我帶一句話給王陵,那便是洛陽的魏國,並不姓曹,而是姓司馬。”
“殿下,待我見過阿姐之後,就立即動身。”羊祜依言點頭。
羊徽瑜到了劉封這裡後, 心情溫婉的她不爭不搶, 日子過得甚是平和,劉封來時,兩人就敘談下詩賦,倒也別有一番情致。
只可惜的是,劉封肚子裡墨水不多,每每談著談著,語塞之時,就藉口白天疲憊,摟著羊徽瑜早早歇下。
十一月,羊祜在灞橋渡口辭別劉封,帶著郭建、甄德、桓範等幾人乘船東下,直奔洛陽而去。
漢魏兩軍在潼關對峙,劉封這邊並不阻攔商船的通行,魏國那邊要依靠絲綢之路帶來的財富和珠寶玉器,也沒有要禁止通行的想法。
郭建這一次跟著羊祜同行,是持了郭太后的懿旨。
擁有曹叡皇后的名號,郭太后在魏國百姓中間,依舊擁有很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相比來說,曹芳這個皇帝,以前是郭太后代掌皇權,現在是司馬懿控制朝堂,一直是個傀儡皇帝,影響力要小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