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也就是後世的日本。

對於這個海外的夷族,沒有誰比劉封更加心情複雜。

漢唐強盛之時,倭人屢次遣使來到中原進貢朝拜,態度恭順的和對漂亮國主子沒什麼兩樣,而到了明清以後,隨著中原王朝的衰落,倭人就露出了其欺軟怕硬的本性。

負責外事的詹事宗預黑著臉,把倭使的禮單呈了上來。

上面的條目簡單的讓劉封愕然,男奴四個、女奴八個,還有些木棉布等特產,這真是他媽的窮逼,窮死了。

宗預的感覺就是一樣。

看了西域諸國的貢品,再看倭國的貢品,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這也配稱一國。

“殿下,這木棉布做工粗糙,也沒有什麼用處,比起我們的蜀錦差遠了,那幾個倭奴倒是勉強還有些用處,殿下不知有什麼安排?”

劉封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對倭奴沒有什麼興趣。

倭使帶來的這幾個男的,矮小如童子,能幹什麼活,女奴的身高更是隻有一米出頭,和女童工沒有什麼兩樣。

最關鍵的是,這些女奴身材如童子,心卻不是。

她們到大漢來的目的,就是偷人。

準確的說,就是和大漢的男人苟合,然後爭取懷上孩子,再回到倭國去,這就是倭人的道法,透過一代代的基因改變,讓倭人的後代能夠擁有和漢人一樣的身高。

史籍中對此就有記載,唐朝的時候,有大官貴族喜歡在家中蓄養倭女為奴,據說還成了一種風尚。

這種蓄養異邦女子以供玩樂的風氣,就始於魏晉時期,魏明帝曹叡就特別喜歡這個,連帶著司馬昭、司馬炎等人也以蓄異奴多少為傲。

“殿下,倭使呈言,倭女王有意拜你為師,學習道家真法,若是殿下無暇傳授,是否可以賜下經書,或者派遣弟子東渡講學.....。”

劉封一怔,這倭國女王的想法倒是與時俱進,不僅要真傳,還想要真人。

他和張敏也就是琪瑛真人,倒是切磋私授道法多次,張真人的法力現在與日俱增,好幾次反客為主,差一點把劉封這個授業師兄給掀翻。

但是,這並不代表劉封什麼女人都想要會一會,僅漢末三國的這些名女人,劉封覺得就已經夠多了,再收的話,怎麼得也得超過前面的,或者有鮮明的個性才好。

個子矮小、又細眉細眼的倭國女人,劉封真沒什麼興趣。

另外,也是怕牽扯上之後說不清。

要是倭國史胡亂記載,誰誰是他劉封的第幾代孫,那麻煩就大了。

同樣,遣弟子東渡,對中原王朝來說,也是沒有什麼好處,只有惡果的事情。

國史上幾次遣使東渡,徐福、鑑真等等,給倭國帶去的是先進的文化和技術,而倭國在強大之後回報的是什麼?

明朝中期的倭亂。

清朝末年的甲午。

還有最令國人痛心的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