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魏國朝堂內亂之際,劉封策動的荊北大反攻正式拉開序幕。

——

宛城。

魏國荊州刺史府所在地。

一隊隊魏卒不時的圍著府邸巡視,發現可疑人等,就要上前盤問,或者不由分說的直接拿下,就連幾個穿著魏國青衣吏服的屬吏也不例外。

由於長期孤懸於漢國包圍之中,隨時都有陷落和被漢軍圍殲的風險,陳泰的徵南將軍府、荊州刺史府的官員中,從洛陽、許昌派來的任命官員、將校只有廖廖的五、六人,其餘的都是南陽郡當地招募的低階屬吏。

宛城外圍,基本已被漢軍給攻取,換句話說,這些南陽屬吏的可信度比較低,當年關羽北伐之時,就有守將侯音、衛開鼓動士卒作亂。

要不是有名將曹仁坐鎮,當機立斷鎮壓,再加上關羽因缺糧遲遲未能北上增援,曹魏說不定已經丟了南陽郡。

手中無兵,身邊無將,信任的人很少。

徵南將軍陳泰心急如焚,他區區的萬把人,能打得過劉封才怪?

可是不守城又怎麼樣?

整個南陽郡,也唯有宛城可以堅守,剩下的那些小縣,夯土的城牆根本禁不住漢軍的一輪猛衝。

“徵南將軍,葉縣的守軍遣人來報,博望坡一帶,發現蜀將鄧艾的旗幟,我們的後路被截斷了,糧秣還有輜重......。”

說話的人,正是陳泰手底下唯一能用的裴秀,河東聞喜裴氏子弟,父親裴潛是魏國的宿臣,做過荊州刺史,最後在光祿大夫任上病逝。

或許也就是在荊州為官的原因,裴秀跟著父親的履職足跡來到宛城,卻不想剛來沒幾個月,就碰上了劉封大舉攻打南陽郡的事情。

“大將軍有沒有出兵......,算了,不指望他了。”陳泰嘆了口氣,搖頭道。

朝堂上大將軍和太尉兩方勢力,已經從明爭暗鬥,變成了相互之間圖窮匕現,這對於保持中立態度的陳家來說,是個不好的訊息。

陳群在世時,就是持左右逢源的態度,也靠著表面上的正直持中,贏得了曹丕、曹叡兩代皇帝的信賴。

陳泰的態度相比陳群要傾士家大族一些,這主要是他和司馬昭是同窗好友,兩人情趣相投,很是投緣。

當然,這裡面是司馬昭有意交好陳泰這個官二代,還是巧合相識,就不得而知了。

陳泰與司馬家關係緊密,與曹爽這邊就疏遠了不少,指望曹爽顧全大局出兵來救宛城,那根本不可能。

陳泰覺得,還是向太傅司馬懿求援比較好。

只是,司馬懿最近被解除了太尉之職,許昌的魏國大軍現在歸誰指揮,陳泰一時還不得而知?

不過,再怎麼變換,也離不開司馬家的人,從大機率來說,應該是司馬師、司馬昭中間的一個。

“如果是子尚領兵就好了,別人不來救宛城,子尚肯定不會見死不救?”陳泰對司馬昭頗有信心。

這時的陳泰,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因為司馬昭篡位,而氣得吐血身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