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氏希望劉封能出面,調停竇部和拓跋部的矛盾。

這件事情說實話,劉封不想沾染。

草原遊牧部落之間,弱肉強食是常態,強行去改變,往往容易捲入其紛爭之中不能自拔。

就目前蜀漢的控制區和精力來說,主要還是著眼於接壤的地方, 其他地方,比如銀月公主所在的貴霜,只能帶是順帶,不可能派出精銳之師遠征。

拓跋鮮卑與禿髮、乞伏鮮卑雖然都是鮮卑部落,但從地緣上看,拓跋部落位於幷州以北的大漠之地,與漢國並不接壤。

相反,拓跋鮮卑在幷州一帶的放牧區,與魏國相連,與南匈奴五部也相距不遠,要是能夠交好,倒是能助劉封一臂之力。

當然,這只是想象中的好處,具體拓跋鮮卑會不會幫忙,這誰也說不準。

總而言之,這是一步閒棋。

落子只看長遠。

對劉封來說,身邊的女人已經夠多了,比竇氏更美貌的人妻,也有好幾個。

特別是長安收復之後,曹嬰、曹綾、夏侯徽、羊徽瑜等曹魏來的諸女,見郭文君一個霸著劉封,立即從冀城趕了過來,劉封面對如狼似虎的女人們, 每日操勞還來不及,哪有心思沾染素不相識的竇氏。

隨著女人的增多,劉封現在更看重女人的品行,對純粹的交換不感興趣。

——

洛陽城中。

一片悽風驟雨,氣氛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朝堂上,小皇帝曹芳已經連續三日早朝,將曹爽、司馬懿、劉放等重臣請到議事殿中,商議應對蜀漢進攻的策略。

曹魏和蜀漢之間,向來是魏攻蜀居多,沒想到曹芳登基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就變成了蜀漢狂攻,曹魏連連失守的局面。

責任是誰的?

為了誰來背這個禍,魏國朝堂熱鬧非凡,每日裡爭執不斷。

大將軍曹爽這一次坐山觀虎鬥,看得過癮之後,終於決定借司馬家潰敗的東風,一鼓作氣奠定他曹大將軍獨霸朝堂的基礎。

曹爽這人,真實用兵的能力,比起其父曹真來,要差了不知多少倍,但就野心來說,卻又比曹真要膽大許多倍。

就連魏國皇帝,他都不放在眼裡,曹叡剛死, 曹爽就帶著親信到宮中,將曹叡幾個妃子佔為己有。

在朝會開始,曹爽的羽翼丁謐率先發難,彈劾司馬師見死不難,延誤戰機之責,要求罷免他的驃騎將軍之職。

在此之後,要求追究司馬懿責任的彈劾聲浪漸高,曹爽一系對司馬家開始窮追猛打,夏侯玄、何晏等骨幹更是親自上陣,連續的詰問和揭發,當年五丈原之戰的真相?

司馬懿在五丈原之戰中,為了突顯司馬師、司馬昭的戰功,將一場不分勝負的戰役,描繪為司馬懿父子力挽狂瀾,大敗劉封的勝仗。

這本來沒有什麼可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