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糧秣稻穀早熟,這時已在收割,而關中因為天氣原因,要遲上一、二個月,這個時間差,是蜀軍最有可能進攻的時間點。

蜀軍四路大軍壓境,漸有向北試探進攻的態勢,魏國徵西將軍郭淮的壓力空前。

打仗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兒女結親,是要真刀真槍搏命,才能換來一次勝利,甚至很多時候,拼了性命,也換不來一勝。

郭槐、司馬師聯姻之事,在忙於軍務的郭淮心裡,份量只佔一部分。

這段時間裡,郭淮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西至安定、陳倉,東至藍田、嶢關的關中平原上,不斷的巡視,慰問,以防止蜀軍突然從哪一條穀道殺將出來。

西線魏軍諸將之中,善戰者不少,比如陳騫、胡遵、孫禮等將,都有獨擋一面的能力,但比起蜀國那邊魏延、姜維、王平這個陣容來,似乎總有些底氣不足。

為了抵禦蜀軍的進攻,郭淮已經多次向大將軍曹爽急報,請求調集增援兵馬,特別是騎兵到來,但時至今日,除了一支從幷州離石來的匈奴五部雜騎外,郭淮沒有看到其他的魏軍到來。

匈奴左部都尉劉豹,帶來了匈奴胡騎五千騎,這支胡騎甲具不全,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和那些北方草原上來打草谷的遊騎並沒有什麼兩樣。

劉豹一到,就向郭淮提出了要甲具要兵械的訴求,皇帝不差餓兵,沒有制式的魏軍兵甲,那憑什麼讓匈奴胡兒賣命。

從本意上來講,郭淮不想給劉豹補充軍資,這資胡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一場災難,但劉豹手裡,有曹爽大將軍的調令,郭淮要是拖著不給,萬一劉豹等人鬧將起來,理虧的還是郭淮。

曹爽其他軍隊不調,只調南匈奴一支胡騎前來,用意是什麼?

郭淮心裡明白。

曹爽這是想要逼他表態。

司馬師、郭槐成親的訊息,曹爽在知道之後,怕是認為郭淮已經倒向了司馬懿,在大戰來臨之前,內部還不斷的消耗,這讓郭淮倍感疲憊。

沒有更多的援兵,郭淮只能內部挖潛,在思之再三之後,郭淮把手中不多的魏軍重甲步兵,分成了二拔。

一隊由徵蜀將軍陳騫指揮,駐守在嶢關、駱谷,以防備蜀軍從這兩個方向進犯。

陳騫,字休淵,是司徒陳矯的次子,其人甚有勇略,又頗有計謀,當年,劉曄中傷陳矯,陳騫言語寬慰,並向曹叡告發劉曄之過,結果劉曄晚年被貶,鬱郁發瘋而終。

另一隊由振武將軍孫禮指揮,領一萬人馬死守陳倉城。

守關中,必先守陳倉。

只要陳倉在手裡,關中的西大門就沒有失,堵死了褒斜道,蜀軍的大隊人馬從西線北上的可能性很小,這樣的話,長安面臨的威脅就要小許多。

嶢關和陳倉在手,關中的東、西兩座大門就算是守住了,蜀軍要是還想進攻,那就只能效仿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走的路線,繞道進攻安定郡。

安定郡方向,魏國主要是胡遵、胡奮、胡烈父子三人,領胡氏部曲守駐在,這裡已是雍州的最西線,在安定郡的西南隴山方向,是關隴道上的重要隘口街亭。

安定胡氏本是漢化羌人,以軍功起家,在忠誠度方面,並不是怎麼牢靠,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夏侯霸、秦朗都在隴右,加大了勸降的力度,胡遵父子漸有動搖之意。

這讓郭淮心中憂慮,在巡視完陳倉之後,他即決定動身前往安定,去胡遵那裡看看,有無異常情況。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