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在烏林初戰告捷之後,想要一鼓作氣,直衝入夏口城中,結果於雲夢澤中,遭遇到吳國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的阻攔。

朱然是朱才的兄長,朱績的伯父。

朱才戰死之後,餘部歸屬朱然, 朱家是丹陽人氏,麾下的丹陽兵早在朱治領軍之時,就是吳國的一支勁旅。

到了朱然這一代,朱家更是人才輩出,將領輩出,朱然、朱才、朱紀合稱丹陽三朱,其中朱紀更是娶了孫策之女, 官至校尉。

關興在與朱然的吳軍水師交鋒中沒能佔到上風,這也正常,一方面是水戰,漢軍戰船不多,與吳軍比消耗比拼不過,另一方面,朱然怎麼說,也是吳國僅次於陸遜的名將,而關興雖然是關羽之子,但綜合能力上,比起朱然來,還是要欠缺一些。

幸好的是,羽軍早先曾在江夏郡一帶駐紮,對這一帶的水文和地理情況熟悉,關興在受阻之後,引軍移駐安陸,在早先劉封的遺棄營壘駐紮了下來。

關興一時突不進夏口,只能連連向後方的張苞急報, 催促其速速前來匯合。

張苞領軍在江陵與徐庶見面後,引軍駐於陸口,與關興的羽軍一起,形成對夏口的半包圍圈。在關、張的後面,從竟陵、當陽、長沙一帶調來的後續漢軍各部,也在集結途中。

唯一欠缺的,荊州漢軍能勝任主將的統帥型將領,唯鄧艾一人,但鄧艾眼下正在襄陽,與宛城的魏軍對峙,一時離開不得。

在劉封到達之前,漢軍各自為戰的局面估計還要再持續一段時間。

吳國方面,宗室、左都督孫峻坐鎮武昌,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統一指揮前方吳軍各部,朱然擊退關興的勝利被吳國朝堂大為渲染,極大的提振了吳軍將士的信心。

二月上,朱然之子朱績領朱部精銳先登攻打夏口外圍,,在吳軍的強大攻勢下, 步家在城外的埠口及一眾水道,俱被吳軍攻取。

步闡接戰失利, 無奈只能據城死守,幸好的是,步家在輜重方面的準備充足,應對吳軍的進攻綽綽有餘。

要不然的話,城陷兵敗,步闡也只能束手就縛了。

步練師留駐於夏口城中,專注於清除步家的內部敵人,這項得罪人的任務,步闡不想去做,唯有步練師有這個威望和能力。

與致力於軍中發展的朱家不同,步家這些年經商的能力出眾,練兵方面的能力乏善可陳,步協不是帶兵的料,步闡也同樣不是。

朱然用事實證明,沒有了孫權的胡亂指揮,吳軍中如朱然、朱績、朱桓、全琮這些將領,在擅長的領域,如江河水戰中表現得很是出色。

漢吳大戰的規模越來越大,一直持和好態度的陸遜幾番上書,請求罷戰談和,都被心情甚好的孫權給擋了回去。

離了陸遜,還有朱然。

在發現了這個意外之喜後,孫權心情一時大好,身體又再一次輕快起來,要不是顧慮自己親征會給吳軍諸將帶來負面影響,孫權恨不得再坐樓船前來武昌督戰。

與雙方戰事如火如塗相比,來往於漢吳之間的使節也是一拔接著一拔。

蜀漢這邊,宗預代替了鄧芝,成為出使江東的使臣,在吳國朝堂上,當著孫權的面,脾氣暴烈的宗預揚揚灑灑的國書,將吳國的所作所為批了個一無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