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漢家將,未亡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侯涓一句“賢臣擇主而事”,引爆了夏侯霸心中積攢了多年的憤懣。讓他心中的苦楚,再也按耐不住。
他的父親,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魏國的名將,掃平涼州的英雄,連魏武帝曹操都讚許有加。
有這樣一個父親,夏侯霸引以為豪。
但是,在夏侯淵死後,他的兒子夏侯衡、夏侯霸,卻漸漸的被排擠出了朝中的核心圈,主要的原因,是曹丕對宗室的過度打壓。
曹丕這麼做, 目的是防止出現宗親叛亂謀逆的事情。但他沒想到,曹家、夏侯家的宗親是魏國這顆大樹的主幹,他這麼一打壓,主幹枯萎,世家大族反而發展壯大起來。
“涓妹,我的心意也不瞞你,夏侯家現在雀占鳳巢,要是不能重振吾父之名,我心不甘吶。”夏侯霸嘆息一聲,對自己在家族中鬱郁不得志很是不滿。
夏侯尚、夏侯玄父子,現在是夏侯家族的當家人。
夏侯尚曾任魏國的徵南大將軍,在任用人才、領兵作戰方面頗有見樹,在軍事能力上來說,確實有過人之處, 夏侯霸也不能否認。
但現在,夏侯玄一個不會打仗只會誇誇其談的清淡之士,一個夏侯家的後輩, 不敢到宜陽前線來拼命, 卻躲在洛陽指手劃腳,又算什麼回事?
想到這裡,夏侯霸就氣不打一處來。
“仲權,你有沒有想過,在大漢另立主支,再建一個夏侯氏?”夏侯涓聽罷夏侯霸的抱怨,眼角眉梢跳了一跳,忽然提出了一個想法。
夏侯家的祖上,是跟隨劉封起兵的太僕夏侯嬰,夏侯家族在祖先輝煌之後,一直在沛國譙縣一帶生活,到了漢末之時,夏侯氏子弟開枝散葉,不同的分支散佈各地。
再建夏侯氏。
這是夏侯涓在新野之時,就萌生的一個想法。
夏侯涓跟著張飛來到荊州新野,正好遇上劉備的親將夏侯博,兩人一敘之下,原來祖宗是同宗,只不過夏侯博的先人早早的離開了沛國譙縣,到了常山正定謀生。
夏侯霸一愣,半響才明白夏侯涓是什麼意思,在細想了一番後,夏侯霸漸漸激動起來。
夏侯涓見夏侯霸心動,繼續遊說道:“仲權,你再好好想想,要是劉丞相帶著漢軍收復了譙郡,夏侯家的那些族老,會聽夏侯玄他們的,還是會聽你我的?”
“我祖夏侯嬰,昔日為高祖太僕,我父夏侯淵,為大漢出生入死,平定諸叛,我夏侯霸也是漢家男兒,也當為漢家一將。”
夏侯霸目光漸漸堅定,言語鏗鏘有力,讓人聽了熱血沸騰。在魏國這邊,既無用武之地,夏侯霸終於下定決心,要歸漢反正。
他這一番壯言,聽著倒也有幾分道理。
夏侯淵死的時候,魏國還沒有建立,夏侯淵終其一生,都是漢將,而現在,夏侯霸歸漢,也算不得什麼反叛。
夏侯涓得了夏侯霸的保證,急急出城與劉封會面,劉封聽到夏侯霸提出的領兵訴求,心中不由大喜。
夏侯霸的能力頗是不錯,歷史上歸降蜀漢之後,曾與姜維並肩作戰,好幾次擊敗郭淮、王經,算得上是蜀漢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