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祺這四個字被按在司馬懿身上,很是醒目風光。

曹爽本身就看司馬懿不順眼,現在就更是水火不容。

曹叡死後,曹爽接任了大將軍,主持洛陽中央朝堂事務,在嚐到了權力的甜頭後,他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穩定朝堂、收編曹叡的美人上面,對邊境的事務興趣不大。

穩定朝堂的事情自不用說,曹爽雖然姓曹,但真正的祖父姓秦,與曹家宗室並無血緣的關係,得不到宗室支援的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和支援皇帝曹芳的勢力爭奪權力。

收編美人這件事,說來讓人噓噓,曹叡由於一直沒有成年的兒子,當皇帝的最後幾年,被朝臣們逼迫,廣納美人入宮,但他實際上對女人又不感興趣,這些女子儘管生得美貌,但在曹叡這裡根本得不到寵幸。

曹爽一掌權,到後宮一看,這麼多的美人,浪費了多可惜,於是在沒有徵得郭太后同意的情況下,曹爽將看中的美人一個接一個的帶走,這件事情在洛陽一傳開,曹爽往日的好名聲,頓時一落千丈。

曹爽讓人失望,陳群、陳矯、賈逵等魏國老臣,只能把抵抗蜀吳的重任寄託在司馬懿身上。

正在關中的司馬懿聽到要把他從長安調到宛城,差一點跌一下踉蹌,別人不知道五丈原之戰的真實情況,他這個當事人卻是清清楚楚。

不過,牛皮吹出去了,要收回來也難。

陳群、陳矯、賈逵等老傢伙還活著,這些人的能量很大,司馬懿比他們相比,實權有,但聲望不夠。

無奈之下,司馬懿最後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任。

“守南陽郡,必先守住宛城,只要宛城不失,劉封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奈何不得大魏。”司馬懿在接任太尉兼徵南大將軍時,心中初步有了定計。

到宛城,司馬懿就下令駐紮在魏蜀邊境諸郡的軍隊回撤到宛城周圍,他已經打定主意,這一回以不變應萬變,就靠守住宛城,來對付劉封的千百招數。

和劉封交手的次數多了。

司馬懿也學精了。

跟著劉封的套路走,那就是死路一條,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守城,劉封再怎麼能耐,也不可能越過宛城去進攻洛陽。

有司馬懿擋住劉封,魏國上下終於鬆了一口氣,至於東線的江淮一帶,雖然面臨吳國大軍的進攻,但有孫權的出色戰績在前面擺著,魏國並不是十分擔心。

孫十萬打合肥。

哪一次都是聲勢浩大,似有一舉將魏國推平的架式,而每一次都是大敗虧輸,差一點連底褲都不剩的回去。

這一次,相信也是一樣。

魏國朝堂的混亂,導致了對外情報工作的缺失。同時,隨著蜀漢的威脅增大,魏國對東吳的關注度下降。

曹爽等人認為,孫權已老,不足為慮,這讓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孫權這一次耍了一個花槍,名義上是他任統帥,統領吳軍北伐在,是實際上,真正指揮吳軍的,是大都督陸遜。

陸遜在戰機的把握上,明顯要比孫權更加的精準,這一次,吳軍在江淮的進攻,隨著三月春耕期的結束終於開始。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