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陸遜大勝,曹休慘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此之後,孫權終於可以擺脫大魏吳王的汙辱性稱號,而以吳國開國皇帝的身份,詔見手下的臣僚和將領。
“哈哈哈,伯言、休穆、子璜,居功至偉,朕當有重賞。”孫權對陸遜、朱桓、全琮三名吳軍將領很是滿意,除了官職和爵位外,其他方面也是恩寵有加。
比如,陸遜的弟弟陸瑁,就被孫權晉為選曹尚書,全琮更是不一樣,孫權直接將女兒孫魯班嫁給了他。
吳國上下,因石亭大勝而國勢日盛,就連在交州駐守的呂岱、韓當、韓綜也士氣高漲,在與士徽的平叛戰事中,吳軍屢戰屢勝,已經將士徽逼到了最西面的交趾郡一帶,再往南去就是九真、日南,也就是後世越南的境內了。
士徽萬般無奈,只能遣了兄弟士幹再往南中,向馬忠、張嶷求救,馬忠之前得了劉封的命令,知道在漢吳結盟之下,漢軍明著出兵不成,遂以張嶷無當飛軍中的青羌兵一部出南中,打著諸羌部落的旗號,前往交趾一帶伺機行事。
張嶷此時名聲尚不顯,呂岱、韓當也沒在意對面之敵為何人,兩軍一交上手,吳軍就吃了大虧,幾場敗仗之後,吳軍退出交趾境內,士徽算是勉強保住了最後一塊地盤。
魏敗吳勝的訊息傳到荊州,正在北線巡查的劉封即下令陳到、邢道榮軍回返南郡,與文聘軍脫離接觸。
有了文欽的說項,江夏郡這一場區域性戰役本來就是在演戲,賈逵、滿寵部即將回返,要是再打下去,讓這兩個精明的傢伙看出端倪,那文聘臥底於曹魏的計謀就要暴露了。
穩定了江夏郡一帶的局面後,劉封即與關平、徐庶、王異等人商議,準備編練新的軍隊,從荊州出兵策應諸葛亮的北伐。
以他對諸葛亮的判斷,在得知吳軍得勝之後,諸葛亮北伐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漢軍出隴右的時間應該就在這個春季了。
劉封的荊州軍攻魏,除去文聘的江夏郡突出部外,還有向北向西北兩個選擇。
直接向北沿樊城、新野、宛城一線推進,就是關羽當年的北伐路線,要是能從這一路線上進兵,那既省了運輸的損耗,又能節約行軍的時間,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
西北方向的東三郡,上庸、房陵一線,是劉封目前可選擇的理想路線。
東三郡本來就是他的防區,只不過後來調防荊州才主動放棄,這一回要是能收復三郡,對振奮漢軍士氣也有很大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東三郡是連線漢中與荊州的北線要衝,是蜀漢向關中進軍的橋頭堡。一旦東三郡落入蜀漢手中,漢軍就可以從武關道一線出兵,直接威脅曹魏的關中長安一帶。
如果武關道受阻,魏延那個子午谷奇襲的計策也可以一用,關鍵在於事先要準備好,而不能像曹爽一樣拍腦袋倉促上陣。
劉封先收三郡,再戰隴右的主張,也得到了關平等一干荊州系將領的大力支援。
關平長駐荊州,對南郡、南陽郡一帶的形勢有真實的感受。
收復三郡,襄陽漢軍就能變被動為主動,再一次出兵襲擾魏國的新野、宛城一帶。
這是關係襄陽,甚至是荊州存亡安危的大戰略,隴右與荊州相比,重要性實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