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不一樣的五丈原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式上前接令。
他的神情很平靜,就如同領了一個平常的任務一樣。
偏師阻敵的任務,他又不是第一次領,當年劉備在陽安關與曹操大戰,陳式也是接了這樣的任務,只是最後碰上了魏將徐晃,差一點沒回來。
劉封目送陳式、魏昌離去,眼眸中露出幾分擔憂,說實話,陳式這樣一支輔兵為主的偏師,要抵擋住郭淮的精騎,確實困難。
司馬懿和郭淮兩人之間,一般都認為司馬懿實力更強。
但劉封不這麼認為。
郭淮別看只是魏國的徵西將軍,地位在司馬懿之下,但這人是實打實的從軍中升遷上來的,他的涼州魏軍也相當的能打。
涼州鐵騎。
這四個字,曾經一度代表漢王朝的最強大戰力。
董卓、馬騰、韓遂、馬超......,這一個個如星辰般閃爍在漢末三國時空的名字,讓後人每每提起,都不寒而顫。
郭淮軍中,更不乏草原遊牧民族的勇士。
這些胡虜或許計謀上有不足,但打起仗來的勇猛程度,卻是讓漢人為之驚歎。
可惜的是,關興、張苞、王平、句扶這些有名的將領,都被諸葛亮帶走了,陳式這樣早先跟隨過劉備征戰的宿將,已是劉封身邊最有獨立領兵經驗的將領了。
在演義中,陳式是個打醬油的將領,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陳式卻是劉備麾下的有名戰將,好幾次偏師奔襲,劉備選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陳式。
對自己這位義父選人的眼光,劉封還是佩服的。
陳式要是沒本事,也不會一直征戰在一線戰場,要知道,偏師作戰的難度,比正面戰場要大得多,一個不注意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就比如魏延上一次奔襲洛陽,就差一點回不來。
陳式、魏昌領兵離開之後,劉封也不耽誤,直接下令全軍北上接應諸葛亮。
歷史上的五丈原之戰,諸葛亮在突入關中之後,就遭到了司馬懿和郭淮的東、西、北三面夾擊,只能苦守在五丈原臺地。
漢軍的糧秣供應,要依靠褒斜道長途運輸才能補給,再加上金牛道的損耗,蜀漢的國力別說不強,就是和魏國一樣,也無法支撐這樣的消耗。
由於時間點已經錯亂,這個時段,諸葛亮是在給司馬懿贈女人衣服,還是已經七星續命,劉封不得而知。
反正早到五丈原,早見到諸葛亮,就能知曉一切。
在前往斜谷口的路上,已經心服口服的費禕終於有機會,向劉封劉大將軍詳詳細細的稟報魏軍的情況。
據費禕所說,關中當面的魏軍主要是兩部,其一是魏國太尉司馬懿所部,總兵力達到了十萬之數,其中背靠著渭水的營寨中,有接近七萬人,其餘的三萬人馬,則在渭水的北岸。
這支魏軍主力,主要是關中漢人郡縣兵組成,戰鬥力雖然中規中矩,但僅就數量而言,單靠諸葛亮手裡的軍隊,魏軍死守不出,那要想打敗司馬懿,基本不可能。
其二是徵西將軍郭淮的騎兵,這支騎軍的兵力倒是不多,只有五千餘騎,再多的兵力,郭淮也派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