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桓王,孫策死後的諡號。

以孫策的功績,桓王實在是太小家子氣,更可氣的是,前面還加上長沙兩個字,好像生怕別人誤會似的。

要知道孫權在立國時,可是自稱大帝,這麼一比,就知道孫策、孫權兄弟之間的關係,根本不是吳史上描述的那樣和睦。

孫魯班小心翼翼的提到大伯孫策的諡號,就是擔心觸怒了孫權的痛處,她自小就知道,父親孫權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有一個勇猛善戰的父親孫堅,有一個綽號小霸王的兄長孫策,這兩座大山就像兩塊巨石一樣,把孫權壓得透不過氣來。

“大虎,你要是男兒就好了,可惜呀,可惜。”孫權看了看孫魯班忐忑不安的神情,碧眼中流露出傷感之色。

這個長女,心計和謀略都像自己,很是適合當皇帝,要是男子的話,孫權很想把太子之位傳給孫魯班。

感嘆半響後,孫權幽嘆一聲,又道:“異獸這些東西,與我無用,還是送還給劉封,若是能使其玩物喪志,對我大吳也是有利。”

“安南將軍呂岱那裡,你宣我的詔令,讓他繼續派出船隊前往西南諸國,廣結盟友,宣我大吳之威,若是有不聽從的,大軍出動攻伐之。”

“至於桓王妾孫氏那裡,一切按規矩來辦,若是發現疏漏的地方,該罰就罰,該扣就扣,不要顧慮,大吳現在,是我孫仲謀的大吳。”

江東是他孫權的江東,不是孫策的江東。

這是孫權多年來耿耿於懷的一塊心病。

繼父兄之餘烈,守江東之基業。

這話聽著是讚揚,但細細一揣磨,也是在嘲笑孫權是靠孫堅、孫策的餘蔭,才在江東偏安一隅,要是沒有父兄,他孫權算老幾?

孫權的這個心病,在吳國立國之後越發的嚴重。

曹操,雖然有曹家、夏侯家一幫兄弟幫忙,但也是他實打實平定了中原的大小諸侯,可以說是滅國無數,更不用說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丞相之威奠定了曹魏的根基。

劉備,雖然有皇叔的身份,但卻是白手起家的光榮歷史,靠著關羽、張飛兩個結義兄弟,前半生顛沛流離,後半生三分天下建立蜀漢,有這一份功績在,縱算被人稱之大耳賊,也無傷劉備的英雄了得。

相比曹劉,孫權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是赤壁大戰打敗了曹操的百萬大軍,但這一次大戰,世人評價多把功勞算到了周瑜的頭上,就連魯肅也沾了不少光,而他堂堂的吳侯,卻只能淪為背景版。

孫魯班領了孫權的詔書出宮,心情起伏不定,剛才孫權話裡流露出的嘆息,讓她沉浸於心底的野心如野草一樣瘋狂生長。

恨不為男兒。

她孫魯班要是男子,大吳的繼承人非她莫屬。

就算長兄孫登還活著,她也不會相讓。

現在孫登已經不在,次兄孫慮也早逝,剩下的孫和、孫霸、孫奮等弟弟,在孫魯班眼裡,皆是一群廢物。

回府之後,孫魯班立即將丈夫全琮的長子全緒叫了過來,令其馬上前往交州,向呂岱傳達孫權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