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黃月英:到荊州投奔劉封(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了親生兒子諸葛瞻之後,諸葛亮又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放任放縱之極,活活的把諸葛瞻養成了一個自高自傲的熊孩子。
諸葛瞻在歷史上的表現很是無能,與其父相差太大,在事關蜀漢存亡的綿竹關大戰中,諸葛瞻臨危受命擔任主將,但卻指揮失度兵敗被殺,其子諸葛喬、張苞之子張遵、李遺之侄李球、黃權之子黃崇等一眾蜀漢的英豪們也皆戰死於斯役。
這些年輕精英的損失,讓蜀漢最後的血性隨之而去,剩下的譙周、樊建等大臣,再鼓不起一絲一毫的死戰意志。
諸葛瞻的志大才疏,胸襟狹隘,還表現在治政方面,在臨死之時,他曾說的這樣一句話: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
內不除黃皓,說明諸葛瞻白當了諸葛亮的兒子、白娶了劉禪的女兒,在朝堂上連黃皓一個宦官都搞不定。
外不制姜維,那更是讓人費解。姜維是諸葛亮的弟子,又對蜀漢忠心耿耿,有什麼好制的,就算連年發動北伐,那也是自保的策略而己。
其實,要是諸葛瞻能寬容大度、不嫉賢妒能,完全可以和姜維聯合起來,一內一外共同壓制住黃皓。
在劉備看來,諸葛瞻的培養和教育,如果繼續交給諸葛亮夫婦,那是對蜀漢的不負責任,作為姐夫,他有義務有責任幫著老丈人管好這個小舅子。
把諸葛瞻弄到荊州學堂,讓他和一群同齡的學童相伴,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諸葛瞻遠離丞相之子的光環,或許能夠真正看清楚自己的缺點。
黃月英下了決心後,遂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和諸葛果一起迴轉荊州,諸葛瞻在聽說要到荊州去後,高興的哇哇哇大叫,他可早就聽說了,姐夫劉封在江陵辦了一個學堂,裡面有許多的同齡少年郎。
諸葛亮老來得子,本來還頗是捨不得分離。
但見到諸葛瞻眼巴巴的苦求,一顆心也就軟了下來。
其實,諸葛瞻受寵生驕的毛病,他心裡也是清楚,只不過實在硬不下心腸讓他吃苦罷了。這一回,諸葛瞻由劉封來管著,諸葛亮心裡倒也放心。
“月英,你一路之上,可要當心身體,切勿著涼,還有瞻兒,莫讓他調皮無度,果兒,你和元通細說一說,這瞻兒要靠他來管束了。”
臨別之餘,諸葛亮如同一個尋常的老人,拉著黃月英、諸葛果說個沒完。
諸葛瞻那裡,諸葛亮也想說上幾句,但這小子一顆心早就飛到荊州,這會兒已經跑到了船上,諸葛亮想找也找不著。
“孔明,你不用擔心我們,反倒是你,要看開一些,國事自有朝堂諸公分管著,不必事事躬親,元通也再三和你說了,要適當的放權給下屬,讓蔣琬、費禕他們多多歷練,這人....總是要老的。”
黃月英神色一黯,在方才的一瞥間,她又發現諸葛亮的頭上,多了不少的華髮。
“還有.....,陛下雖然尊你為相父,但畢竟和先帝不一樣,有些事情,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切莫為此嘔氣。”
諸葛亮皺起眉頭,眼眸中泛起凝重之色,緩緩說道:“先帝駕崩之時,託孤於我,我若是放任不管,那豈不是失信於君王。”
“罷了,朝堂之事,說了你也不明白,你放心,有什麼緊要的事,我會書信給元通,聽聽他的意見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