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龐統復出,魏延奇襲(第1/4頁)
章節報錯
劉封聽到魏延豪壯之言,讚許道:“好,橫刀立馬,唯我文長將軍,此番漢魏之戰,正有用到文長的地方。”
魏延這人,是蜀漢中期難得的名將,又屬於能力強、情商低的一類技術型人才。
論及如何打仗,他可以蹈蹈不絕,說一個口沫橫飛,真上陣論刀,也能力斬敵方的強力猛將,但這人最大的不足,就是獨來獨往,為人倨傲,不懂得抱團取暖,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差。
也正是這個脾氣,叛變、謀逆之類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魏延身上,對於這樣一個純粹的武將,可能別人不喜歡,劉封倒是甚為看重。
歷史上,諸葛亮在時,魏延靠著他的庇護,還能在漢軍中生存下去,諸葛亮一死,魏延頓失靠山,與楊儀叫板時,竟然指揮不動其餘漢軍諸將。
當時,姜維、王平等將俱在軍中,以魏延的威望和軍中資歷,怎麼也比楊儀要強得多,但結果魏延卻只能和魏昌一起落荒而逃。
在正史中,並無馬岱殺魏延那一段事蹟,魏延是在逃走之後,被楊儀派人追上受擒,最後才被冤殺。
將是兵之膽,魏延這一帶頭,整支漢軍計程車氣會提升許多。
謀士文臣方面,龐統終於也坐不住了,輕咳一聲之後,來到了帛圖前面。
“諸位,在大將軍的治理下,荊州這些年,少有動亂、百姓安定,各地流民來投者,不計其數,如此一塊亂世樂土,是我大漢子民之幸,是我大漢崛起之本。”
“如今,逆魏再度犯我疆界,擄殺我大漢百姓,毀我耕田房屋,用心極是惡毒,我大漢將士的任務,是保住漢家百姓不受兵亂,保護屯田獲得的糧秣、保護遮風避雨的房舍,保護家中無人照看的老弱幼兒.....。”
“諸位,我龐士元已經離開多年了,這一次應大將軍之邀,再一次為大漢出謀劃策,護佑鄉里,身有幸矣,雖百死而無悔!”
鳳雛龐統復出,讓劉封的智囊團終於有了領軍人物。加上徐庶、王異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劉封的謀士班底,比起當年劉備鎮公安時,已經差不了多少了。
龐統在表態之後,立即和徐庶、王異一起對當前的局勢進行了全盤分析。
按三人的猜測,魏軍此次南下,為了分散漢軍的力量,最大的可能性,是從西向東,以三路甚至四路、五路進軍的方式,發動一場對蜀漢的全面戰爭。
具體行軍方向上的選擇,無外乎是隴右、漢中兩個方向。
這兩個地方大多是山連山、嶺連嶺的丘陵山地,這樣複雜的地形條件,更適合以步卒、弓弩兵為主的蜀漢軍隊,而不適合魏國的重騎。
所以,以往魏國在西線進攻時,往往徵召羌氐胡騎輔助,在正面對峙之時,以輕騎抄襲後路,從而殲滅敵人。
好在蜀漢在上一次擊破張郃,重創了隴右魏軍計程車氣,郭淮現在就算想要進攻武都、陰平,也掀不起什麼大的陣仗。
漢中一帶,褒斜谷道、駱穀道等棧道也在戰事中毀損,多段道路無法通行,這使得漢軍北上過不去,魏軍要南下也過不來。
綜合來看,魏軍真正的謀攻方向,就是在荊州,最直接的進攻目標,就是襄陽。
新野至樊城這一路上,除了漢水及其支流外,一條大道南北貫通,適合騎兵南下。
漢軍步卒要想擋住魏騎,只能據城而守,但沿途的縣城幾經戰亂,多有殘破,劉封要是守的話,兵力多了糧秣供應不上,兵力少了守不住。
劉備當年在新野守得好好的,之所以要撤退,就是怕被圍之後援,坐困孤城。
相對來說,若是漢軍以漢水為界,據襄陽城堅守,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因為在襄陽、江陵這一帶,已經屬於江漢平原的水網地帶,漢軍水軍可以來往於河道增援。
有鑑於此,龐統認為,眼下漢軍最好的方法,不是分兵禦敵,層層阻截,而是應當集中力量,殲敵一路,甚至還可以更激進一點,利用秦嶺複雜的地形,搶先一步,奔襲魏都洛陽。
聽罷龐統等眾謀士的分析,劉封目光如炬,轉向眾將,大聲道:“諸位,此番魏軍南下,其中多有幽燕胡騎,來勢洶洶,切不可輕敵大意。”
“剛才,龐軍師已經說了,我軍不能過於後退,要是襄陽、漢水一線被魏軍突破,則南郡好不容易恢復的生產、經濟就會遭到破壞,百姓就會遭到屠戮,這會讓大漢失去信任和支援。”
劉封的聲音由高及低,漸漸低沉,語聲中帶著蒼涼和悲慼,讓魏延、陳到等經歷了新野、長坂坡那場慘敗的漢軍將領心中巨震,凜意頓起。
見到眾將輕敵之意漸去,劉封又接著道:“襄陽、漢水以北,樊城至偃城一帶,有漢水的洩水分流沼澤水泊,這裡是當年關君侯水淹七軍,大破曹仁、于禁的地方。”
“我已下了決心,就在此地堅守,堵住魏軍南進的步伐。諸位有無信心,與我一道,守我漢土,護我家園。”
“大將軍旦有差遣,末將就是舍了這條命,也要完成。”
“大將軍,末將請領駐守偃城之責,若城池失陷,你唯我是問。”聽到劉封激將之言,漢軍諸將一個個怒目圓睜,高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