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志大才疏,把朝堂搞得一團糟。

句扶、黃月英、李嚴等人的信件如雪片般,緊急送到劉封手上,讓他對蜀漢朝堂上發生的變化有了全面的瞭解。

劉禪不安份。

這是劉封早就意料到的結果。

畢竟,只要不是真傻,沒有哪個皇帝能長期忍受大權旁落。

從這一次劉禪內鬥爭權的跡象來看,這人如歷史上一樣,眼光就盯著屁股底下那個位置,連稍稍抬頭看看前面的路都不肯,怪不得蜀漢二世而亡。

“阿斗,阿斗,這小名起得倒是貼切,劉禪的眼界,也就只有斗大。”劉封心頭火起,劉禪安心當個蓋章皇帝,那還有口飯吃。

要是再折騰個沒完,劉封直接囚了皇宮,把劉禪圈在裡面。

後世有個號稱日不落的國家,皇帝是個女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吉祥物,劉禪要是聽話,也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

荊州南郡,襄陽城。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轉,大將軍府已經建立起了議政、日常、軍事、民事等多個內部機構,執行質效上很是高效。

劉封、鄧艾風塵僕僕,從新野查探敵情迴轉,身上的甲袍也未來得及脫下,即召集一眾荊州官員、將領安排應對事宜。

“國山,你立即趕往江州,向關君侯傳令,命其率羽軍從水路進軍成都,保護丞相府及眾將校的家眷安全。”

劉封向羽軍主薄王甫遞去一支令箭。

王甫的謀略相當不錯,歷史上曾幾次諫言關羽,但可惜,關羽一意孤行,未採納其意見,結果導致荊州之失。

在隨後的夷陵大戰中,王甫追隨劉備討伐東吳,最後悲壯戰死,其事蹟讓劉封見之,也深為敬佩。

這一回,劉封在準備啟用關羽的羽軍舊部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甫。

“大將軍放心,甫一定向關君侯陳述厲害,等回師成都,若是有誰敢不聽將令,甫必嚴厲懲處之。”

王甫朗聲應答,接令匆匆而去。

在經歷了一次失敗之後,王甫分外珍惜這一次機會,他已經決定了,這一回,要和關平一起,把那些敢於惹亂朝政的宵小一網打盡。

劉封目送王甫離去,心中漸漸鎮定下來,老人家有名言:槍桿子裡出政權。光靠嘴皮子說,沒有軍隊支援,劉封的話估計也沒幾個人會聽進去。

作為掌軍的大將軍,劉封覺得很有必要向劉禪等人繡一繡肌肉,顯示一下他的實力。

關平軍駐紮在巴郡的江州,從涪水往成都,只悄三、五日就能到達成都,以關平的身份,他率羽軍迴轉都城,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這大漢的天下,都是劉、關、張打下來的。

成都城中,元從舊將雖然已凋零得差不多了,但也還有幾個老當益壯的,比如趙雲,就還活著,老將軍雖然鬚髮俱白,腿腳有些不便,但依舊聲音洪亮,氣度非凡。

劉禪在曾經抱著他“七進七出”長坂坡的趙雲面前,天然就矮了幾分,說話也沒了底氣,哪裡還敢輕狂胡為?

“鄧芝、宗預,你們兩個也立即動身,辛苦去一趟成都,在朝會上宣讀我之信件,記住,要當眾讀,讓朝堂眾臣都知曉,內鬥、不團結之危害。若是有誰出言反駁,你們且只管記下來,來日我必好好的回報一番。”

劉封繼續吩咐道,說這話時,他的眼眸中露出幾許凌厲的霸氣。

“屬下遵大將軍令。”鄧芝、宗預齊聲答應。這一次,劉封難得拿出大將軍的威儀,厲言震懾朝中那些心懷叵測之人,這讓鄧、宗等跟著他的荊州官員揚眉吐氣,很是興奮。

“記住,回都之後,要發動郡縣的佐吏、鄉老以及能言善辯之士,訴說丞相之難、丞相之苦、丞相之不容易。”

“若是人手上不夠,你們直接向大鴻瀘去要人。”

劉封不放心,又連連囑咐鄧、宗兩個得力干將,李嚴已經決定投靠劉封,那李家的人自然可以用起來。

劉封遣了鄧、宗兩人迴轉成都,是讓他們發揮輿論宣傳的能力,營造氛圍,揭露劉禪只顧爭權、不顧大局、倒行逆施的行徑。

作為穿越眾,劉封高度重視輿論宣傳的重要性,在後世,東西方文明、文化認同感的搏弈,靠的就是誰更能佔據網路端的發言權。

如果能透過大力宣傳來緩解諸葛亮身上的壓力,讓巴蜀的民眾支援丞相府的工作,劉封覺得就算費時費力也是值得的。

不重視宣傳和輿論,後果會被悲慘。

就比如楊儀和魏延的那一場較量中,魏延之所以失敗,就是不重視宣傳,不重視團結人,最後被矯詔的楊儀給冤殺。谷祅

這也是劉封在皖城一劍刺死楊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