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劉封:看在兄弟的情份上,放吾一條生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中,朱提郡。
這一郡地處南中與益州犍為郡交界地,因扼蜀地入滇地的五尺道要衝,商貿物產豐富,遂成為劉永叛軍的老巢和大本營,其新造的漢王宮也設在朱提郡城裡面。
劉永漢王這個稱號,來自於吳大帝孫權的冊封。
與劉永一起被封王的,還有割據遼東圖謀自立的燕王公孫淵。實力更為強大的曹叡在面對遼東來使者,都沒有把公孫淵當作王侯來看,而孫權一出手就給了公孫淵一個燕王,著實是大手筆。
與曹魏在合肥大戰幾場,在荊州與劉封拼鬥了幾回,孫權屢被打得慘敗,這讓一心想要超過兄長孫策的他,心情萬分沮喪。
同時,年齡步入中年之後,孫權的身體疾病也漸漸多了起來,不復再有赤壁時碧眼瞪人,拔劍而起、治國安邦的氣魄。
正面硬抗蜀漢和曹魏,孫權已經洩氣不作指望了。
好在他還有另外的殺手鐧:背刺。
一南一北,兩邊下注,分別對蜀漢和曹魏進行背刺,從這兩個冊封可以看出,孫權的心志是很大的。
吳國立國之後,雖然陸地戰場上乏善可陳,但在其他層面上,孫權著手顯露了一番能耐。
在海上,吳國的戰船頻頻出洋,探索夷洲、檀洲及扶南等地,將兩漢之時漢王朝的強盛之勢傳送到了夷外之地。
同時,藉著水軍的便利,吳國的使者也是一會北上遼東,一會兒西入南中,忙得不亦樂乎。
其實,相比戰場上指揮作戰,在外交層面上週旋,煽動敵方的人叛亂才是孫權最擅長的技能,這樣的背刺也是他的強項所在。
要是孫權能認清自己的長短,不輕啟戰端的話,有陸遜、朱然等一干戰將輔助,吳國自保應是沒有多大問題。
這一次被劉封搶走了步練師,孫權要出一出心頭的惡氣,就要在蜀漢的內部尋找突破口。
在劉封與孫權交惡的時間段內,吳國的使者滕胤就在朱提郡郡內,孫權選中的合作者,就是劉永這個有野心不甘心失意的皇子。
前些日,為了讓劉永支撐下去,孫權一面下令韓綜部進入南中東部且蘭一帶,拖住關平軍,另一方面又讓呂岱遣了安東中郎將呂據入南中,給兩劉出軍資、出糧秣,收買朵思大王、阿會楠等蠻夷勢力,這才讓劉永、劉胃有了底氣。
呂據是東吳重臣呂範的次子,多次領兵征討過山越,領兵作戰的能力甚是出眾,有了孫權這一份鼎力支援,再加上吳氏家族在暗中引導,劉胃大將軍才能在戰場上屢屢得勝,將前來圍剿的蜀郡太守張翼打敗。
不過,這些輝煌都已經過去。
諸葛亮的迴歸,讓劉永的雜牌軍紛紛四散,呂據接到孫權的命令,退回了交趾,吳班的私兵也被吳懿給調了回去。
沒有了同盟軍,劉永、劉胃也就失去了張牙舞爪的本領,二十天前,蜀漢庲降都督馬忠在平夷縣一帶與劉胃的雜夷亂兵交戰。
這一仗,劉胃本來很有勝算,他已經得到情報,算準了馬忠後方糧秣轉運不暢,將士疲憊多有倦怠,打一支疲軍劉胃覺得他還是能取勝的。
卻沒想到,馬忠不是張翼,面對劉胃的進攻,馬忠臨危不亂,先是示敵以弱,誘劉胃軍前來追擊,然後又與張嶷南北夾擊,將劉胃圍困在建寧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