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孫權:朕錯了,夫人跑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顧雍是吳國的丞相,身份非同一般,他這一發難,張昭、朱然、朱桓等人立即紛紛跟時,聲淚俱下的向孫權痛陳國中奸人作亂的禍害。
國有奸臣,必遭衰亂。
顧、張等人俱是吳國的老臣,執政能力出眾,看人的眼光也是極準。
隱蕃到了吳國之後,風頭一時無兩,在君臣將領之間拔弄是非,鬧得人心慌慌,讓眾多吳國重臣漸生懷疑。
而隱蕃一個魏國降人,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威勢,根子還是孫權日漸昏饋,不復年輕時的英明睿智。
這裡說的年輕,並不是指孫權的實際年齡,而是他的心理年齡,特別是當皇帝之後的心態。
在幾番北伐大敗之後,孫權已經漸漸熄了北上中原,統一天下的夙願,而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享受安逸上面。
隱蕃投孫權所好,高談闊論,一派名士高人風範,再加上有魏國提供的情報支撐,不時揭一揭東吳眾官員的不堪老底,因此很得孫權的器重。
“陛下,臣把孫中郎將帶來了,吾等是否冤枉了隱廷尉監,陛下一問便知。”顧雍急步上前,向孫權急聲力諫。
從鄧芝處得悉隱蕃的真實身份後,顧雍連忙把丞相府的眾佐吏、以及留守建業的官員召集起來,在如何扳倒隱蕃上連夜商議對策。
“陛下,臣中郎將孫布,在阜陵抓捕到隱蕃身邊的僕從,這人就在臣的軍中,請陛下明查。”孫布是孫權的族中子弟,他的話一說出來,頓時成了最有力的一份證詞。
“隱廷尉監,你可有話要說?”孫權語氣森森,碧眼先是一閉,然後又是一瞪,用冰冷的眼光看向一旁惶惶然不安的隱蕃。
“陛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冤枉,臣不服,臣是大吳的忠臣,陸大都督、顧丞相、張婁侯他們,其實都是被劉封給騙了?”
隱蕃見顧雍、孫布接連發難,心知事情敗露,但嘴上猶自強辯道。
承認就是一個死。
不承認雖然也是一個死。
隱蕃口才出眾,在絕境之中,又把陸遜、劉封給扯了進來,希望藉著他們兩個的特殊身份,混淆孫權的心緒。
陸遜掌控吳國兵權。
劉封是蜀漢的荊州之主。
這兩人一旦勾聯起來,孫權這皇帝,怕是立馬就要被趕下臺。
“陛下,隱蕃一派胡言,其罪當誅。“
“陛下,臣也有證據,隱蕃曾與臣暗中聯絡,意圖在船過濡須口之後,在江心洲停泊時,發動叛亂,謀刺陛下。”
就在孫權還有些將信將疑時,樓船都尉鍾離緒也跟著站了出來。
鍾離緒是孫權的親軍水軍將領,他若是與隱蕃勾結,再放了遁入江淮的魏軍斥候進來,那孫權在船上將逃無可逃。
這些年來,江東屢有叛亂,不少的盜寇宗帥背後,都有魏國暗間的影子。
在孫權的支援下,隱蕃在吳國混得風生水起,但同時,他也感到了危險在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