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魴是吳國中期的著名將領,除了勇猛之外,周魴還善於用計,最出名的事蹟就是斷髮賺了曹休。

曹休當時是曹魏的大將軍,軍中第一人,能隱瞞過他的眼睛,可想而知周魴詐降的戲演得相當的逼真。

石亭之戰後,孫權晉周魴為裨將軍,鄱陽太守,征剿山越宗賊,在任上十三年後,周魴去世。

從這一段簡短的記載來看,周魴是個幹實事的人,立下定國大功,卻只是升了一級,被賜了一個關內侯虛爵,就結束了。

孫權在用人方面,不如曹劉,也不如兄長孫策,要是換了曹操、劉備、孫策,大力提拔重用,那是鐵板上釘釘子。

這一次,因劉封的影響,周魴跟著孫權來到合肥,好處沒撈到多少,苦仗惡仗打了不少,現在吳軍大潰在即,孫權能指望的,就只有周魴這樣幹實事的人了。

周魴孤軍斷後。

在他的捨命猛衝下,典滿一個大意,差一點被陣斬,幸好有王凌及時趕到,以一通弩矢勁射擋下了周魴這一波反攻。

周魴身上僅有片甲,難以遮擋全身,等到被麾下部曲搶回時,已是中了流矢數支,幸好他身上的甲衣為蛟龍皮所制,甚是堅韌,要不然的話,要害中箭必死無疑。

周魴是吳郡陽羨人氏,臨近太湖大澤,水中蛟龍出沒,禍害鄉里,斬蛟也是陽羨勇士的象徵。其子周處,就是著名的斬蛟少年。

猛將周魴重傷,吳軍各部兵敗如山倒。

孫權在全琮的保護下,拼命的向巢湖北口逍遙津方向敗退,一路之上,吳軍遺棄的帳蓬、兵械不計其數。

等孫權好不容易逃至逍遙津,幸有陸遜從濡須口來接,才讓吳軍諸將緩了一口氣。

“伯言,伯言,悔不聽汝勸說之言?”孫權一臉的羞愧,拉著陸遜的衣袖,一個勁的訴說自己的委屈。

“大都督,大都督,周魴受了箭傷,快快請醫工救治。”全琮狼狽不堪的登上陸遜座船,見孫權還在說些無關緊要的話,連忙打斷話頭。

陸遜沉穩的點了點頭,一面吩咐船上將士把孫權扶進艙內休息,一邊令部將吾粲、黃淵領軍登岸,樹起“吳大都督陸”的旗幟,並紮下簡易的營壘,接應敗退的諸部。

典滿追得太快,衝入吳軍敗陣之中。

等發現陸遜之時,為時已晚,結果被吾、黃兩將包圍,折損千餘部曲之後,才算脫困而出。

滿寵眼見著就要追到孫權,猛然聽到前方吳軍將士傳來歡呼之聲,等派出斥候打探,才知是陸遜兵到。

東吳諸將之中,陸遜之名最盛。

夏口、石亭兩場大戰,陸遜在不利情況下,連續擊敗劉備、曹休,這樣的名望比起當年周瑜來,已經不相惶讓。

滿寵和王凌商議一番後,急忙下令收兵。

有保住合肥的戰功,又有打敗孫權的戰績,他們兩個在魏國的功勞已經足夠了,犯不著再冒險和陸遜拼鬥一場。

孫權第三次攻打合肥,先勝後敗,折損吳軍將士約三萬餘眾,軍械輜重更是無數。

吳軍所佔領的城池中,合肥舊城得而復失,六安城中的吳軍一部在被魏軍包圍之後,直接舉降旗投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