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魏大將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劉封提到空城計時,心中迴盪起穿越前聽到的著名京劇片段。
按演義記載,諸葛亮在街亭之敗後,於西城設下空城,擋住了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這一段典故,羅貫中寫得極為精彩,讓人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佩服得五體投地。
但是實際上,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隴右,距離東三郡的西城有數百里之遙,當時蜀漢軍隊的對手,也不是司馬懿,而是曹真、張郃、郭淮三將。
漢末三國時,真正發生類似空城嚇退敵軍戰例的,是文聘,也就是文睡覺。
當時文聘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喜歡給敵將送綽號的孫權孫十萬。
劉封這一次,倒是想真真正正的和司馬懿來一次鬥智鬥勇,看看傳說中的司馬疑心病患者,會不會識破自己的計謀。
趙雲看著劉封自信從容的神情,心中一塊懸著的石頭落下。
這一次隴右戰事,雖然還沒有結束,但趙雲已經能斷定,蜀漢必勝。
這是他對劉封能力的信心。
長坂坡以來,趙雲幾乎是眼見著劉封從長坂坡時的一個少年將校,成為蜀漢的後起之秀,成為蜀漢的中堅,然後又漸漸成長為蜀漢的擎天一柱。
劉備病逝之時,趙雲曾經心生絕望,以為匡扶漢室的志向不可能實現了。
誰曾想,劉封橫空出世,從隴右千里迢迢的殺到荊州,一舉救下了關羽,並收復了被曹魏和東吳佔領的郡縣。
諸葛亮北伐遇上困難時,又是劉封事先預見,不辭辛苦的前來解圍。
而更讓趙雲感動的是,劉封還常常以色名自汙,這樣以大局為重,團結蜀漢後輩的行為,更令趙雲感動。
這樣的事情,劉封做了一次又一次,不求回報,不圖名利.......。
“也許,真正讓大漢復興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眼前的劉君侯。”趙雲在邁出議事廳的時候,心中忽然閃過一念。
——
魏延從南安方向插到天水郡的渭水上游,由於這一路上多走獵道和小路,魏延所領人馬不過千餘人,算是一支小股部隊。
這一點兵力深入曹魏的涼雍後方,要是換了其他將領,肯定不敢施為,而魏延則不然。
魏延為人高傲,自視甚高。
這樣的人,對於冒險的事情有著與其他人不一樣的興趣,就如魏延在歷史上提出的子午谷奇襲長安,就是天馬行空之想,完全不考慮執行中的難度。
或許在魏延看來,這些都不重要。
“魏昌,你率一部人馬假扮成魏軍,從南安的東面祁山一帶突進去,記住,要是遇敵攔截,就說我們是河西來的援兵,前往上邽取糧就食。”
魏延在行軍途中,將兒子魏昌叫到跟著,把最危險的任務交到他手裡。
“末將遵令。”魏昌興奮的一點頭,領過將令之後,急帶著本部百餘精兵衝到前面。
荊州學堂一起學習的諸子之中,魏昌屬於是最早完成學業的一批人,離了學堂之後,魏昌就來到隴右,成為了魏延手下的一名軍侯。
軍侯之職,是低階將校,連裨將軍都不如,但魏昌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這次能夠有機會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上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