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一口否認自己和曹植有什麼私情。

貂蟬對此並不懷疑,甄宓和曹植之間要是真有什麼,以曹丕多疑的性格,只怕不會讓甄宓活下去。

其實,要不是劉封橫插一槓子,甄宓這會兒已經被賜死了。

好在曹丕已經死了,現在是曹叡做皇帝,甄宓回去的話,雖然會面臨郭照、司馬懿等人的惡意中傷,但明著想要甄宓的命已不可能。

終南山上一番敘談之後,劉封帶著甄宓、曹綾下山。

甄宓心願已了,也準備迴轉魏國。

魏國的太后位置不能一直懸著,她要是再不回去,郭照就真的要取她而代之了。

一路之上,甄宓憂心沖沖,為郭照中傷自己與曹植之事發愁,謠言這種事情最難辯解,特別是叔嫂之事上,更是如此。

郭照估計也是看到了流言傳播的厲害,所以趁著甄宓還沒有迴轉魏國,為自己爭取最後的一次機會。

曹綾對母親的憂慮很是擔心,在晚上休息時向劉封提及此事,劉封有穿越一世的經驗,對付這等事情經驗頗多。

“夫人,對付謠言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傻最笨的就是不予理睬,以為謠言止於智者,要知道,這世上的人愚笨的多,智慧的少。”

“最有效的一個應對方法,就是向皇帝曹叡提議徹查,順藤摸瓜一步步找尋源頭,這個方法雖然耗時較長,還有可能中途斷了線索,但一旦有所發現,有確鑿的證據在手,就能連根將傳播的人、造謠的人一網打盡,讓他們再也翻不了身。”

“還有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就是把陳留王一起找來,進行對質,若是有人證物證,可以講清楚的話,形成自辯的決議,行文佈於國內。這樣能將流言暫時平息,為徹查贏得時間。”

“最後一個,也是最為直接了當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以流言對流言。夫人既然斷定是郭照在暗中散佈謠言對付你,那就不要客氣,直接朝這個對手下手。”

“可以先著人在郭照的住處監視,看看有誰在和她聯絡。要是發現有身份的官員親戚家僕,比如司馬家等等,就在洛陽放出風聲,郭照與某大臣有私情。”

“以一個新的流言來平息舊的流言,等到眾人的好奇心起,就沒有多少人關心你和陳留王之事了。”

甄宓聽著劉封分析得頭頭是道,不由得越發佩服起來。

怪不得劉封能夠憑著義子的身份在蜀漢遊刃有餘,就憑這一份處事不驚的智慧,就能明白想坑劉封那是沒門。

甄宓從劉封處得了主意之後,即和秦朗一道從褒斜道迴轉關中,然後再經渭水前往洛陽。

劉封接下來也要調離漢中,漢魏之間的和談告一段落,諸葛亮接下來如何北伐,那是諸葛亮與曹叡的事情。

在這個敏感的時候,甄宓繼續留在漢中已經沒有必要。

秦朗的懷中,還有劉封專門寫給魏國侍中、安西將軍夏侯楙的一封信,信中內容只有一樁,提醒他注意身邊之人。

相比隴右和東三郡的戰事不斷,夏侯楙鎮守的關中長安一帶與漢中南鄭之間關係和睦,兩邊不僅沒有戰事,而且還商路通暢,貨物來往不絕,這個現象讓人頗是不可思議。

在劉封和夏侯楙的默契下,關中、漢中在漢魏大戰後漸漸又恢復了生機,僅憑夏侯楙能夠把經營商貿放在打仗的前面,劉封就對他蠻有好感。

可惜的是,劉封即將調任荊州,漢中隴右之事由諸葛亮來親自負責,可以預想的是,在北伐的大趨勢下,漢中與關中之間短暫的商貿繁榮不復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