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在石頭城中,坐立不安,劉封不僅趁火打劫,而且還把虞翻寫的供述陳詞,給抄了一份,派使者送到了建業。

這份陳詞,孫權仔細的看過,虞翻這噴子寫得洋洋灑灑,其中有多處,還把孫權的心裡真實想法給說了出來。

荊州孫、劉再啟戰端,劉封用兵又極是狠辣,長沙失守後,孫權面臨著東西兩線作戰的軟肋,現在,派誰去和劉封作戰,成為他最頭疼的問題。

呂蒙病逝!

當初攛綴著背刺的屬臣、將領,死的死,外鎮的外鎮,孫權在心中盤算了無數遍,最後發現除了陸遜、朱然之外,自己這個吳王手底下,還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良將。

江東十二虎臣,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還活著的周泰、韓當兩人,一個滿身是傷老邁不堪,一個遠在桂陽惶惶不可終日,指望他們去和劉封打,不現實。

年輕一點的將領中,除了裨將周魴能力不錯外,賀齊、朱桓等將,和朱據的能力不相伯仲,即便強一點,也是有限。

打是不能打了。

孫權心中一陣蒼涼,當了吳王沒一年,就被逼得向老對手屈服,這實在是沒面子。

“子山,子瑜,荊州的情況你們也都知道了,黃公覆沒了,長沙也失陷了,現在劉封欺人太甚,又唆使虞仲翔妄言誹謗於孤,汝二人可有應對良策?”孫權陰沉著臉,手按著龍榻,向丞相步騭、諫議大夫諸葛瑾問道。

諸葛瑾前一陣子因勸說孫權與劉備和解,被貶官外放任吳郡太守,長沙兵敗的訊息傳回,孫權立馬又把諸葛瑾給叫了回來。

這誰叫諸葛瑾有個好弟弟叫諸葛亮,現在還是蜀漢的丞相,大權在握,一言九鼎,連現在囂張不可一世的劉封都是諸葛亮的弟子。

“吳王,屬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諸葛瑾聽到孫權問話,抬頭看了一眼孫權,示意左右閒散人等退下。

諸葛瑾心裡明白,孫權把自己叫回來,意思就是要準備和談了,不過,這一次,談判的物件不再是劉備,而是換成了諸葛亮和劉封,雖然是兄弟,但各為其主,該爭的都不會相讓。

孫權摒退左右,只留了步騭、諸葛瑾兩人,然後一臉誠懇的說道:“子山、子瑜,孤後悔不該聽信小人讒言,以致有荊州今日之困局,汝等有什麼話,只管說來,孤必納之。”

諸葛瑾上前,拱手施禮道:“吳王,述屬下直言,江東困局難解,關鍵在於同時和魏、蜀作戰,要想擺脫這一危局,必須與其中一方和解。現在劉備已經病死,西蜀上下並沒有吞併江東之心,我們此時提出和談正是時候。”

“吳王,子瑜言之有理。西蜀雖然是丞相諸葛亮掌權,但荊州諸事,多由劉封作主,我們要想和談的話,避不開他,吳王與劉封有姻親,這一層關係不用,實在可惜?”

步騭靠著步練師的關係,搭上了孫權的船,這會兒聽到孫劉又要和好,遂馬上想起了孫權還是劉封的妻兄。

孫權聽步騭這麼一提,臉上卻是一黑,要是以前,他和劉封、孫尚香關係好時,走這一條路自然沒問題,但關鍵是,上一次劉封來,孫權下了黑手,在小吳國太死後,兩邊就徹底的斷了聯絡。

步騭見孫權神色為難,想了想又道:“吳王,屬下所知,步夫人和孫夫人還有書信來往,這和談之事要成,還得從孫夫人那裡著手。”

步練師和孫尚香之間聯絡的書信,在洩露惹了一場風波之後,就謹慎了許多。

相比外人,步騭是步練師族中叔父,兩人一個宮內一個宮外,一根繩上的螞蚱,步練師和孫尚香有聯絡的事情,自然不會瞞著步騭。

步家早先在臨淮之時,也經商海鹽,只不過沒有糜家做得那麼大,現在雖然成了東吳的權貴,但從骨子裡,還是以家族利益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