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錯把甄宓當曹綾(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封從曹綾處得知甄宓南下的訊息,心中很是驚訝。
曹丕為了拉攏自己,竟然遣了甄宓前來,也算是花了大血本了。
從曹操、劉備的輩份論,劉封和曹丕是同一輩人,相對應的,甄宓和劉封其實也應是同一個輩份,只不過,甄宓的年齡比劉封要大一些而已。
從曹綾這一層關係論,甄宓又是劉封的岳母,當然,曹綾只是妾室,甄宓這個岳母也只是口頭上的,當不得數。
在復奪了荊州之後,劉封已經感覺到,他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已經能夠影響到魏蜀吳三國朝堂的政策變化。
甄宓沒有被賜死,這也證明了,劉封可以憑籍自己的實力,影響到曹丕的決策。
這是一個好訊息。
它代表了蜀漢的弱勢地位已經被劉封改變。
當然,要想有很大的影響力,劉封還需要做得更多。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祀是祭天祭祖宗,戎是戰事。
打仗靠什麼?
不是靠似是而非的推斷,而是精準的計算,比如軍隊的日行里程,每日的糧秣消耗,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等等。
這些都應歸屬於數學的範疇,但很不幸的是,數學這一門課,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並不高,這是由於國人的思維停留在解決實際問題層面,缺乏邏輯學科的支撐,進一步發展存在障礙。
而體現到語言文字層面,就是數字的表述上與西方阿拉伯簡化數字不同。
考慮到這一點,劉封決定在師範學校的課程安排上,開設一門《蒙學算經》的新課程。
授課的老師也已經找到,江東吳郡人趙爽,這人是陸績的同鄉,在歷史上是和劉徽齊名的數學家,編寫過《勾股圓方圖注》,註釋過《周髀算經》。
讓人感到可惜的是,趙爽和劉徽一輩子只是底層的小官吏,沒有被魏吳朝堂重用。
孫權瞧不上趙爽,給了劉封挖角的機會。
在達成第一輪的和議之後,劉封就遣了陸績迴轉吳郡,把趙爽給帶到了江陵。
孫權對陸績的這次迴歸很是關注,生怕陸績遊說陸遜西投,等看到陸績只是說服了趙爽這樣的小官吏投蜀之後,孫權緊提到嗓子眼的一顆心才始放下。
趙爽對劉封千里接他到江陵很是驚訝,他一個吳郡的小吏,名聲不出郡裡,也不知劉封是怎麼知道他的,在苦思想不出原因之後,趙爽只能把原因歸結到陸績身上。
劉封與趙爽一番敘談,把啟蒙的一整套數字、還有公式等等講述了一遍,他的“深厚”數學造諧,讓趙爽感到驚訝不已。
他著實沒想到,劉封一個軍中武將,能夠知曉那麼深奧的道理,而且還能化繁為簡,用簡單的公式計算複雜的難題。
師範學校的籌建事情,隨著陸績、趙爽等人的到來,逐步走上正軌。
看著傅僉、魏昌等小一輩認真學習的樣子,劉封彷彿看到了穿越前苦逼就學的自己。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蜀漢的未來,要靠更年輕的一輩來支撐,劉封希望,魏昌、傅僉他們在成年之後,會有一個好的前程,而不用像歷史上那樣,或被冤殺,或力戰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