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收縮防禦,置重兵於江陵、襄陽、公安三城。

這個調整,放在後世的足球比賽中,就是防守反擊的策略,守點比守面肯定要容易得多,這一改變從根本上改變了漢軍兵力不足的狀況。

有巴蜀大後方為依託,有甘寧、丁奉水軍的保護,有城垣可以遮擋,劉封不用擔心,三城會因補給線被切斷而失守。

劉備在得悉劉封這番佈置之後,長嘆一聲沒有出聲,他統一南方、統一天下的夢想,就這麼夭折了。

荊州這個傷心地,劉備不想呆了。

他和關羽、劉封提出,要回轉蜀郡成都,這個想法讓負責照看劉備起居的馬良等人很是擔憂,三峽一帶水流湍急,正常人乘船都要暈得嘔吐,更莫說劉備一個病人了。

但劉備就是執拗的堅持不鬆口。

劉封無奈,遂決定由陳到、馬良陪著劉備迴轉成都,至於劉備是能堅持挺過去,還是如歷史上一樣,在白帝城掛掉,只有老天知道。

確定了荊州戰略後,關羽也跟著迴轉襄陽,他的官職還是襄陽太守,守土有責,相比其他地方,關羽對襄陽城的感情不一樣。

劉備離開之後,劉封一下子輕鬆了不少。

其中感受,就相當於考試時監考老師離開一樣。

擔任後將軍後,劉封有了開府治事的權力,這和漢中太守任上相比,許可權要更大,涉及的領域也更多。

荊州眾官員中,現在對劉封能力認可的有不少,比如龐統的弟弟龐林,與徐庶相交莫逆,對劉封的印象就不錯,還有軍中裨將詹晏、陳鳳,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等人,均是心向劉封之人。

這些人的地位雖然不高,但大多是實幹將領、官員,與許靖、廖立等人不一樣。

劉封在召集龐林、文布等人商議了十餘次之後,終於就如何經營好江陵、公安、宜都、夷陵諸城,拿出了一整套的治政方略。

概括來講,就在練兵備戰、整訓軍隊的同時,集中抓好三個方面:其一是募流民屯田耕作,其二是開榷場鼓勵商賈,其三是辦公學、授軍課,教育將校。也就是解決“糧食、財帛、軍校培養”三個問題。

前面兩件事情,種田、經商,自有安排之人,唯有最後一項軍校教育,劉封選擇來把做這件事情的人,讓人聞之驚訝。

劉封提議副軍師中郎將龐統,負責施教相關事宜。

龐統本來也想跟著劉備迴轉,但劉封硬是把他給留了下來。

從龐統在這次東征中的表現來看,劉封細想發現,劉備在龐統的使用方面可能出現了偏差,也就是說,龐統這個不是實幹型人才,而是理論派人才。

劉備的四大軍師中,諸葛亮屬於既有謀略又有實幹能力的人才,法正謀略上、大局觀上要差一些,但實幹能力出眾,徐庶則屬於謀略、實幹均衡的一類人才,唯有龐統是理論強、實幹能力弱的一個人。

這麼一分類,劉封也就懂了,以龐統的才能,為什麼還會有落鳳坡之敗,還會犯東征冒進的失誤。

面對疑惑不解、神情灰敗的龐統,劉封只勸了一句話:龐公若是想一輩子揹負罵名,那就回轉蜀郡,若是想要洗涮恥辱,那就留下來。

龐統聽到劉封這麼一說,猶豫了一陣,最後終於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