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德試刀殺楊儀(第1/2頁)
章節報錯
皖城。
太守署閣內,劉封、楊儀對峙,互相白著冷眼。
楊儀手裡拿著漢中王詔令,帶著幾個幕僚隨從,面對劉封手底下的一眾悍將,毫不畏懼作凜然大義狀。
“劉君侯,漢中王有令,吾為軍中長史,可行抄沒之事,周家的事情,你不要插手,要不然的話......。”
楊儀聲色俱厲,手指著劉封大聲質問道。
在楊儀的身後,是一幫來自於荊州諸個大家族的子弟,這些人與楊儀同氣連枝,本來就瞧不上只是假子身份的劉封,這會兒有楊儀撐腰,自然也跟著上竄下跳。
“楊儀,你是豬腦子,還是一頭豬,敢在我面前放肆?”劉封被楊儀這一番話給氣怒了。
從楊儀的眼神中,劉封看到了士族豪門子弟輕視和厭惡武人的習慣表情,這讓劉封勃然大怒。
劉備現在佔據的荊、益兩州,不是楊儀等人嘴皮子說來的,而是他劉封,還有軍中的武將一次次的征戰奪取來的。
楊儀憑什麼看不起武人,看不起自己?
楊儀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劉封早看不慣了,這會兒仗著有劉備的詔令,欺負到他劉封頭上,真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歷史上,楊儀就在諸葛亮死後搞過一出讓人噁心的奪權戲,結果導致蜀漢唯一一員大將魏延被殺,以致於到了中後期,能戰之將就只剩下了姜維一人。
但凡是熟讀後三國史書,又對蜀漢有好感的讀者,都會發現一個讓人絕望的事實。
不管曹魏哪個將領出戰,蜀漢一方能拿出來的主將,從來沒有變動過:姜維。
一個人被數十個對手研究,就算他有通天徹地的本領,也不可能次次獲勝,姜維在兵力處於劣勢,又得不到劉禪支援的情況下,苦苦支撐蜀漢北線二十餘年,已經盡了全力。
楊儀擅殺魏延,就是造成這一惡果的直接原因。
試想一下,要是魏延沒有被殺,那麼以他的年齡和能力,起碼還能為蜀漢效力十餘年,甚至二十年。
魏延在諸葛亮在世時,曾經有過子午谷奇襲的謀略,且不說能不能成,單單這一份進取的勇氣,就是後來的蜀漢將領們所不具備的。
有了這十年時間的休生養息,蜀漢的國力就會得到恢復,後期的形勢也不會如歷史上那麼惡劣。
“劉封,你敢辱我?你這匹夫,敢與我荊州士人為敵,敢違抗漢中王的詔令。”
“諸將校,聽我一言,守住皖城,是漢中王的詔令,你若是不從,我可先斬後奏,今日軍資糧秣緊缺,我抄沒周家,就是為填充軍資不足,你們誰與我上前,取了劉封的首級........。”
楊儀將詔令高高舉過頭頂,朝著龐德、王雙、吳蘭等將叫喊道。
他的心胸十分狹隘,聽劉封話裡不善,這會也豁出去了。
他在朝中的靠山,是漢中王劉備,車騎將軍吳懿以及劉巴、劉邕等一干荊州士人,劉封這個遊離於中央的地方實力派的存在,對楊儀等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按楊儀所想,龐、王、吳三將,投奔劉封的時間都不長,尤其是龐德,還是馬超的舊部,在“大事大非”的問題上,龐德多半會站到自己這邊,畢竟,一個謀逆的罪名按在頭上,龐德怕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