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軍山大帳內。

漢左將軍、荊州牧、益州牧劉備端坐於正中位置,五十出頭的大漢皇叔,面容略有滄桑,眼眸中精光閃動,與人對視在和靄中透過一絲的威嚴。

劉備對劉封和張任、泠苞親近的舉動不甚在意。

當初在涪城,要不是劉封的勸阻,劉備已經想要殺了張、泠兩人立威了,現在憑空得了西川兩員戰將,劉備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家大業大,有人就有派系,就有爭鬥,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要忠誠上沒有問題,劉備對有才能的人一向是寬宏相待,比如名士劉巴,雖然好幾次都和劉備作對,但現在,已是尚書檯的尚書令了。

帳中諸將雲集,元從一系、荊州一系、還有巴蜀一系,能夠把這些人捏合到一起的人,唯有他劉備一人。

“楊尚書,尚書檯負責官員、將領的升遷,吾兒元通這次立下大功,你們要好好的敘一敘,看看如何賞賜獎勵為上?”

劉備輕捋著頜下花白的須然,笑意盈盈,眼眸中流露出強大的自信,從寄居新野,到佔據荊、益兩個大州,現在是他漂泊半生最為風光的時候。

“屬下遵左將軍令!”劉備身後,一箇中年錦袍的男子拱手應答,在其說話的一瞬,劉封察覺到一雙鷹目從自己的身上掃過。

“此人是誰?”劉封向張任問道。

張任啐了一口,道:“楊儀,楊威公,叛主之小人耳。”

楊儀,劉封一聽到這個名字,臉色變了變,這可是個厲害人物,恃才傲物,心胸狹窄。

說到蜀漢中後期的歷史,楊儀這人是絕對饒不過去的,正是他一手將冤殺了大將魏延,也是他一手將蜀漢推入到了內鬥的激烈動盪之中。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大禍害。

更讓人無語的是,楊儀屢稱魏延有叛反之心,但實際上,魏延自從投奔了劉備之後,一直忠心耿耿,坐鎮漢中獨擋曹軍極不容易。

真正有不臣之心的,反而是楊儀,這人先是投奔荊州刺史傅群任主薄,然後又投奔關羽為功曹,在後來,就又入蜀跟了劉備擔任尚書,劉備死後楊儀又投到諸葛亮的丞相府任參軍。

到了諸葛亮死後,楊儀覺得沒人能比他更厲害了,想著蜀漢的丞相非他莫屬,結果很悲催,劉禪、蔣琬、費禕等人一齊發力,將楊儀直接逐出了朝堂。

劉封近來聲名雀起,屢立大功,已經和關平一起被好名之人推崇為“軍中雙璧”,楊儀是個有野心的人,對劉封的一言一行自然倍加關注。

劉備這次召開軍議,主要是為了應對曹操,劉封的賞賜,只是軍議中的一樁小事,劉備也沒放在心上。

劉封聽了一陣,發現沒自己什麼事情,也就悄悄的回了自己的營中。

在劉備身後的人群中,一雙鷹目透過將領間的縫隙,準確的找到了正在悄悄離開的劉封,眼神漸漸凌厲起來。

劉封在劉備的眼皮子底下親近張任、泠苞,這事情在魏延、黃忠等人眼裡,不算什麼?武將就是這樣,談得來就算是好友,談不來縱然是兄弟,也一樣要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