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韋康被殺,誰最得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氐族和羌族不同。
氐族和漢族一樣,屬於農耕民族,姓氏皆為漢姓,因此漢化程度很高。
從整個涼州東部的氐族分佈來看,以興國氐王阿貴、百頃氐王楊千萬、陰平氐王強端、下辨氐王雷定、河池氐王竇武五大部落最為強大。
歷史上,阿貴在與夏侯淵的對戰中陣亡,楊千萬在馬超逃亡漢中之後,退守仇池山,當起了山大王,西晉衰落之時,他的孫子楊飛龍、曾孫楊茂搜在武都一帶建立起了仇池國割據政權,也算是得了個善終。
劉封對這兩位氐王的人品、能力還是比較認可的,在冀城外等待城中回覆的這段時間,劉封除了與龐德攀談了幾次外,剩下的時間就多用在了和阿貴、楊千萬交往上。
相比來說,另一個氐王強端那裡,劉封沒有交往的興趣,強端這人是典型的牆頭草,馬超強勢時投馬超,馬超衰敗時,強端就背後猛捅一刀,讓馬超腹背受敵,只能大敗逃往漢中。
對劉封的冷淡,強端心中也很不舒服。
“劉封,小兒敢瞧不起我,總有一天,我要讓你瞧瞧我的手段。”強端在聽聞劉封和阿貴、楊千萬過從密切後,氣不打一處來。
強端的氐部在五部之中,屬於中等實力,但他的野心很大,一心想著要超過楊千萬、阿貴,成為五大氐部中的第一大部落,甚至強端還有更大的野心,一統涼州氐部,建立割據政權。
當然,最後這點野心,強端現在不敢稍有顯露,馬超、韓遂都把涼州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不可能放任一個氐王在眼皮子底下壯大。
——
建安十八年,七月中。
涼州刺史韋康出城獻降,並留下印授掛冠而去。
冀城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交接之後,終於被馬超佔據,在進城之際,馬超登上冀城城樓,眺望不遠處的祁山,心中得意之極。
龐德、馬雲祿等部將也是面露喜色,韓、馬在潼關失利後,韓遂逃到了金城,憑這座黃河邊的堅城繼續逍遙自在,馬超則要苦逼得多,沒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他們這一年來,被夏侯淵趕得東躲西藏,苦不堪言。
劉封沒有跟著馬超入城。
他此時正在護送楊阜、姜敘等宗族前往歷城、陰平一帶。
相比一城一地之得失,劉封更在乎涼州的民心。
歷史上,夏侯淵在擊敗馬超、韓遂之後,連續的遷移雍涼一帶的漢、氐、羌族民眾往關中,這樣關中的人口得到充實,而隴西一帶則越發的荒涼,這就導致諸葛亮幾次北伐,都受制於糧秣供應不濟而撤退。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漢中,曹操在漢中之戰中失利,直接將十幾萬人遷走,劉備雖然獲勝,但得到的只是地方,沒有得到漢中的百姓,這也使得蜀漢在漢中的經營變得相當困難。
“劉封,難道真的是來幫我們的?”王異一路上默默的觀察劉封的一舉一動,對這個左將軍劉備的義子,她有些看不透。
若說他是來得好處的,好像這一趟下來,劉封費心費力,卻什麼好處也沒得到。
若說他是來幫助馬超的,現在看來也不是,馬超得了冀城,劉封卻沒有協同守城,這其中原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