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東有二喬(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不宜遲。
劉封在辭別諸葛亮後,即與孫尚香從成都沿著涪水而下,取道巴郡,過江州之後,經三峽前往荊州的夷陵、江陵,再到東吳的夏口、柴桑和建業。
本來按夫妻兩人的意思,小劉媛是要一起去的,但糜夫人對此堅決反對。
“你們兩個快活了,要是忘了照看小媛,那後悔都來不及?”
孫尚香不忍心離開劉媛,爭辯了一句:“這怎麼可能,我生了她,怎麼可能不愛護......?”
糜夫人聞言一瞪,道:“愛護,前日是誰把小媛扔在我這裡,自己快活去了,要不是我照看,小媛還不是要餓死。”
糜夫人這話一出,劉封趕緊拉著孫尚香就跑。話再說下去,夫妻兩人的私事都要被捅出來了,小劉媛交給糜夫人照看也好,可以給她一個寄託。
隨同劉封一起前往江東的,還有邢道榮這個娶了漢家侍女的蠻將,再加上姜維這個半大小子,姜維已經被諸葛亮收為弟子,成了劉封的師弟。
諸葛亮有感於上次劉封隨他出使江東的事略,臨時起意讓二弟子也往江東見見世面,劉封對此也是很認可。
歷史上的姜維,主要是在蜀漢的北線作戰,大局觀、戰略眼光還是差了些,如果想要再進一步的話,多瞭解東吳的情況非常必要。
鄧芝作為諸葛亮軍師府的參軍,和劉封一起乘船東下,他的任務很艱鉅,要遊說心懷敵意的江東群豪,其難度不亞於當年諸葛亮舌戰群儒。
乘船相比陸路騎馬,好處頗多。
劉封攜孫尚香沿涪水、江水而下,好好的飽覽了一番長江中上游的大好河山,孫尚香雖然心急小吳國太病情,但在船上也只能隨波逐流。
一路有驚無險過了三峽,到了夷陵地界,押送第一批氐部俘虜的雷脩已經在埠頭等候了,雷部宗族這一次跟著劉封入蜀和入涼,收穫頗豐。
氐部的青壯被充實到了雷部之中,為耕種夷陵、宜都一帶的坡地提供了必要的勞力。
這一次,聽到劉封要出使江東,雷脩不由分說,帶著五艘走舸及二百名雷部壯勇跟了上來,按他的話說,廬江、柴桑一帶的水泊河汊是雷部的老家,在劉備軍中,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江東,萬一發生緊急情況,他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劉封救回荊州。
對雷脩的這一番好意,劉封深受感動。
雷部是他穿越以來接觸最多的一個宗族,呂玲綺、雷脩、丁奉等將領皆出身於江淮,劉封所部的基幹將校也多來自於江淮。
遠離故土,又和劉備軍上層不熟悉,這使得他們能夠依靠的,就只有劉封這個救他們出潛山的人。
船隊過江陵的時候,正在公安以南的樂鄉一帶與呂蒙對峙的劉備,遣了簡雍前來,向劉封陳述了劉備的談判底線。
簡雍和劉封在長阪坡有救命之恩,與雷脩等人的關係也處得不錯,這一回,他將和鄧芝一起,組成劉備軍談判天團,前往江東去領教虞翻等噴子的口水。
建安十九年,二月上。
劉封到達柴桑,魯肅聽到劉封到來,在周循的陪同下抱病出來相迎,劉封見到一臉憔悴之色的魯肅,心中也是倍感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