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大亂在即。

宗族如何保全,這是考驗一族族長眼力的最重要一環。

一個眼光長遠的族長,總能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提前為自己的宗族安排好後路,目光短淺的就不用說了,一個決策失誤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楊阜家中,楊阜、楊嶽兄弟徹夜深談,燈火不熄。

姜敘召集了姜家的族老、姜隱、姜冏等人商量族中大事,姜維列席於旁,記錄旁聽,這也是姜家對姜維的一次考察,若是順利的話,姜維就是下下任姜家族長的接班人。

在幾番討論之後,楊、姜兩家最後決定,由姜冏、姜維父子率兩族中的年輕子弟、婦孺幼兒入蜀。

楊阜、姜敘、姜隱則繼續留守在歷城、滷城老家,故土難離,他們捨不得離開世代居住的地方,捨不得祖先好不容易開創的家業。

趙昂雖然也是天水人,但在其家族並不在這裡,而是在靠近金城的羌道一帶。

就趙昂來說,他更想到關中去定居,蜀地太過偏僻,而且氣候潮溼,習慣了北方生活的人會很不適應。

但是趙昂的這一意見,被王異給否決了。

王異在這些天裡,對劉封、呂玲綺、關銀屏等人接觸得較多,聽到蜀地已經安定之後,心中對遷居蜀地已經有了傾向。

趙月、趙英兩個小人在上一次遇到劉封之後,很快就和關興、張苞相識並打成一片,趙月的身子骨弱,主要是缺少鍛鍊,而關、張兩個小子天天上竄下跳,帶著趙月也壯實了起來。

趙英還小,又是小娘,不用習武,不過她跟在趙月後面,在劉封軍中出入,倒讓呂玲綺、關銀屏稀罕得不行,一有空閒,就抱著趙英逗弄一會。

“阿爺,阿孃,我想去蜀郡,那裡暖暖的,不冷。”趙英怯怯的看了一眼趙昂、王異,鼓起勇氣小聲的說著自己的小見解。

趙月卻挺了挺胸膛,像個小大人似的,清了清嗓子說道:“關中離亂,又有盜賊出沒,不如蜀地來得安穩,等到了成都,我就拜劉夫子、譙夫子為師。”

趙昂越聽越是生氣,這短短的十餘天功夫,不只是王異,連親生的兒女都叛變了,這家裡是要反了天了。

“你們一個個都被那劉賊給鼓惑了,等到了蜀郡,有你們哭的,丞相的大軍已經到了隴上,我們且去投奔,必能搏一個前程出來?”趙昂猶不死心的堅持自己的意見。

王異一直默默的聽著趙昂的訴說,心中也是很矛盾,當趙昂提到前程時,王異突然明悟過來,在趙昂的心中,前程是第一位的,比她和趙月、趙英更加的重要。

現在,趙昂還只是無實權的涼州參軍,要是有一天被重用,那自己和孩子的位置又在哪裡?

“我決定了,去蜀郡,不去關中。”

王異抬起頭看著趙昂,眼神中透著決然和堅定。

“去蜀郡.......。”趙昂一口氣差一點接不下來,這女人的腦袋是石頭做的嗎?怎麼就講不通道理,聽不明白好壞。

“你都已是人老珠黃了,難不成還想著那劉封會看上你。”趙昂被王異的態度激怒,又再一次口不擇言起來。

“趙昂,我再說一次,我和劉封清清白白,什麼也沒有,你若是再言語誣衊,休怪我與你和離。”王異額頭上的傷才剛剛結疤,趙昂又提舊事,就算她再能忍,也壓不住心中的怒氣。

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