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張兩位道友一番切磋,劉封穿越前混跡商海,雞湯文不知看了多少,雜學也是五花八門,再加上百度子的傾情傳授,在如何掌控談話主動權方面駕輕就熟。

簡單來說,就是講自已擅長的,避開陌生不會的。

比如天地萬物運轉的規律等等,張琪瑛道法學得再精,也只是個十六歲的漢代女子,在劉封的大忽悠面前,她敗退了!

龍虎山師兄果然道行高深,底蘊不是五斗米道能比的。

劉封在講了一個半時辰後,向張琪瑛說了聲抱歉,他還要入世修行,張琪瑛這時已經被劉道友的博學和深厚道行所折服,意猶未盡的邀請劉元通道友有空到漢中講道。

劉封對此欣然接受,並且贈送了張琪瑛幾個延年益壽的方子,這讓張琪瑛感動莫名,激動之下把手中的拂塵回贈給了劉封。

劉封接過拂塵,對張琪瑛鄭重承諾,他要用道法祭練這一柄拂塵,將三千煩惱絲煉化,幫張道友斬斷塵世紛擾,這樣才能築無上道基,證大道正一。

張衛在旁看得火大,他對張琪瑛和劉封這種明目張膽的交流行徑很是不滿,但他只是治頭大祭酒,在教中的地位屬於中層位置,距離天師都還差了一級。

要想以下犯上也是不能,因為楊昂等祭酒又只聽張琪瑛的。

張琪瑛帶著天師道教眾離去,四野前來湊熱鬧的鄉民也隨之散去。

葭萌關一場虛驚,劉封一看時間又耽誤好幾天,連夜開拔往涪城進軍,也不知道鄧艾有沒有及時趕到落鳳坡,救下龐統來。

——

涪城劉備軍中。

爭執在劉備的協調下,終告一段落。

龐統一步不讓,力主要分兵進攻雒城,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判斷錯誤,他和劉備立下軍令狀,言若是吃了敗仗,自願辭去副軍師中郎將之職,回耒陽去做縣令。

劉備見龐統執意如此,又念其在大戰略上的能力,心中一軟同意了龐統出兵的主張。

雒城南,小道。

龐統領一支軍為偏師,以黃忠為先鋒,徑往雒城而來。

本來,龐統是想要魏延為先鋒的,結果魏延一聽給龐統當部將,直接一甩臉轉身就走,龐統沒有辦法,只好找了黃忠來替代。

黃忠早年和劉表的從子劉磐一起為將,算是荊州一系的老人了,龐統和他算是舊識,勉強能有些交情。

黃忠本來也想拒絕,但龐統遣了劉邕來說項,這都是長沙一個地方出來的,黃忠想了想,不就是一次行軍嘛,過去就完了,也就沒有再拒絕。

軍行其間,兩邊山勢陡險,黃忠當頭開路,見山勢險惡,又無鳥雀出沒,老將軍想了一想,即令人回報後軍龐統,注意有可疑伏兵。

龐統得悉黃忠報告,臉上淡淡心中不由得打起鼓來。

這幾日冷靜下來,龐統也細想了劉封所說的入蜀方略,在擺正了心態之後,龐統發現,劉封所說的緩取巴蜀也有不少的好處。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能爭取到蜀地的民心,而若是急攻的話,劉璋即便降了,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還是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