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勸張飛,坑呂蒙(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內政趨穩的基礎上,劉備加緊時間啟動了募兵、練兵計劃,四戰之地,兵更多也不為過,正規軍補充不易,輔兵則必須要補足。
相比文官的匱缺,將領劉封並不缺少。
呂玲綺如今已對呂將軍這一稱呼上癮了,柏舉一戰中張遼所部曹軍的強悍,讓一向心傲的她發起狠來。
江夏不比江淮,這裡有糧秣、有兵甲充足供應,呂玲綺相信,只要她勤加操練,就一定能再練出一支所向無敵的強軍來。
丁奉正式隸屬劉封帳下後,邢原也有了壓力,兩人相互競爭,比試較量,白毦兵、廬江兵之間每三日一小比,五日一大比,又有不少的勇壯之士脫穎而出。
——
潛山以南,廬江郡,尋陽縣。
這座位於江夏郡、廬江郡交界處的小城,距離劉封駐地夏口不過百里地,距離柏舉只有一百五十餘里,距離合肥也不過三百餘里。
尋陽城池雖小,但交通位置相當重要,它的縣城所在,正對著潛山山脈南北向的陸路隘口。
曹軍若是想從廬江郡南下,一可以走東線的合肥,經巢湖水道到達江邊,二可以走西線的尋陽,透過潛山山脈到達皖城。
可惜的是,孫權的戰略眼光確實不乍地。
他的眼裡,現在只有合肥,等到他發現尋陽也有路通往北方時,戰機已經稍縱即逝。
在歷史上,魏吳兩軍圍繞著石陽、尋陽的歸屬,大大小小的戰事僅記載的,就有數十起之多。
劉封、張遼柏舉遭遇戰的結束,尋陽城中開始恢復正常,又重新熱鬧起來,聽著劉封神勇無敵,越來越誇張的傳聞,縣令呂蒙的臉色很不好看。
呂蒙擔任尋陽令已有一個多月,赤壁之戰前,呂蒙春風得意,是周瑜麾下的愛將、是江東軍中的後起之秀。
赤壁之戰後,呂蒙身上的光環漸漸褪去,特別是甘寧背叛、夷陵被劉封搶佔等等事情一出,呂蒙在江東的前景立馬黯淡起來。
周瑜雖然對呂蒙很看重,但呂蒙的主意屢屢出錯,周瑜也不可能再無條件信任。
取代呂蒙位置的,是江東陸家的陸遜,憑籍著追殲曹仁的出色表現,陸遜逐漸受到孫權和周瑜的重用。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呂蒙失落之下,不想繼續呆在江陵受人閒氣,遂決定接受周瑜的提議,來到尋陽擔任縣令,周瑜倒不是要打壓呂蒙,而是想讓呂蒙領一次功勞,也就是接應陳蘭、梅成、雷緒等江淮豪族、宗主部眾南渡江東。
依周瑜想來,按親近程度、路程遠近,江淮宗主投奔江東勢在必然,呂蒙這次的功勞應是十拿九穩的。
但事情的發展偏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夏侯淵、張遼的不捨尾追、劉封的橫空殺出,讓守株待兔的呂蒙在尋陽空等了一場,其心中的苦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