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是東吳有數的猛將,從歷史記載來看,未曾有投奔劉備的經歷。

但凡事都有第一次。

變數來自於劉封,他憑著自己征戰赤壁、搶佔夷陵、結交甘寧的影響力,成功的讓甘寧和江東眾將的矛盾激化起來。

歷史上,甘寧是在荊州被孫權悉數佔領之後,漸漸與淩統、呂蒙等人緩和了關係,史料說的好聽,言甘寧轉了性子,為人豁達起來。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甘寧向現實低頭了,這也是他早早病亡的主因,畢竟,心病難醫。

至於演義神鴉繞屍三日不絕,就當作神話故事看看就行了。

劉封在迎接了甘寧到夷陵後,擺下宴席,隆重的場面讓甘寧驚訝不已,他本以為,失去錦帆軍部眾後,劉封就算看得上自己,態度也會有所冷淡。

與甘寧、襲肅一番敘談甚歡,甘寧提到了佷山一帶半夷半漢的情況,讓劉封心念一動。

夷陵位於江北,位置重要引人注目,而佷山則不然,那裡地處偏僻,但卻有水道暢通,如果經營得好了,就是一處絕佳的後方。

席間,劉封當著甘寧的面,修書一封,交由馬良送往公安,親呈老師諸葛亮,劉備這時還在長沙,書信到了諸葛亮手裡,相信劉備不久之後也會知曉。

“甘兄,放心吧,吾父身邊,正缺水戰能力出眾的戰將,你這一去,必定重用。”劉封殷殷相勸,寬慰甘寧放下心來。

千金買馬骨。

劉備現在還沒有領荊州牧,只是代劉琦征討四郡,實力在孫劉聯盟中處於劣勢,吸引人才只能靠漢室宗親忽悠。

這個困難的時候,甘寧這個劉表舊部,棄了孫權投奔劉備,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

猛將誰不喜歡。

劉封也看著甘寧眼紅,但沒辦法,他小胳膊小腿,實力不夠。

穿越前的那些小白文可以寫剛一認識,就倒頭一拜,名將謀士立即無心機的投奔過來,真正到了漢末,劉封發現全是扯淡。

劉封要不是劉備的義子,甘寧就算佩服他的能力,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主動投奔,甘寧到夷陵來,明顯就是希望借劉封這條線,靠上劉備這條船。

另外,甘寧投奔劉封的訊息一旦傳出,周瑜會怎麼想,孫權又會怎麼想,這兩位大佬會不會派了魯肅到劉備那裡強行要人。

劉封現在兵少力弱,不是孫權的對手。

而要是把甘寧送到劉備手裡,那以劉備豐富的政治經驗,還有諸葛亮的超高智力,肯定能把孫權給忽悠住。

所以,與其強把甘寧留在身邊,不如放手做一個人情。

劉封既不是元從,也不是荊州士人,要想在劉備軍中混得好,人脈至關重要,而這個東西不是一天就能經營出來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積。

對甘寧,劉封準備放長線釣大魚。

馬良到了公安,與劉備、諸葛亮一說甘寧來投之事,兩位隆中對的大佬相互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