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武庫需要整改,制式武器要提上日程,武庫常備是制式武器,服兵役計程車卒,可以將貴重兵器,寄存在武庫,損耗由國家負擔!】

【如此一來,府兵制和均田制相結合,武庫和府兵制相配合,互相依存,如此方能夠形成良性迴圈,不容易造成府兵作亂,對國家造成打擊的影響。】

【當然府兵制也不見得完美,畢竟府兵制的前提,是農忙耕種,農閒服役。】

【可是戰爭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很有可能敵人在摸清大秦兵制之後,專門挑選農忙的時候,對大秦發動進攻。】

【這就會造成大秦屆時做不好耕種,也做不好抵禦外敵,一旦發生過這樣幾次戰爭,對國家和民眾造成嚴重損失,就會讓百姓對府兵制產生牴觸心理。】

嬴政聽到趙熠的話,霎時間滿頭黑線,這算什麼,提出一個制度,然後又否定他,你這到底想幹什麼?

明明只是一個解決武庫軍械的問題,結果現在演變成兵制和國家制度的問題。

而偏偏趙熠又給不出一個合理且完美的方案,這如何不讓嬴政著急?

但是嬴政聽得出來,趙熠是真的在為大秦著想,他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想到在自己看來,已經非常完美的方案,不可謂了不起。

但問題是府兵制並非完美,問題他也提出來了,接下來該如何解決呢?

可等了一會兒,趙熠的心聲卻沒了,顯然趙熠並沒有合理的辦法,這就讓嬴政麻了爪子。

而這邊馮敬還等著嬴政的決斷,嬴政思來想去,決定給趙熠下一劑猛藥。

“馮敬,武庫裡的軍械,每樣兵器都對應到服兵役的人,還是根據招募人數限定的?”

“這個……是根據太尉府和各地郡縣上報人數限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定的數量,方便換髮。”馮敬思忖之後,給出了答案。

“那在朕看來,武庫的問題,實際上出在當前的兵制問題上。”嬴政侃侃而談,“當前大秦的兵士出征前,都是自備兵器,武庫內的兵器,只怕很少得到使用,自然容易鏽蝕。”

“尤其江南之地,那是大秦剛剛征伐過的地域,空氣潮溼,流動人口眾多,府庫的軍械就更容易鏽蝕,更不要說當前江南之地,極少發生動亂。”

“將江南府庫的軍械,運往遼東,用於戰事,你能保證軍械上了戰場,不會出現問題?除了亂子誰來負責?所以問題不在府庫,而在當前的兵制上!”

聽到嬴政這番話,馮敬都傻了,兵制的問題,他壓根沒考慮過,結果被嬴政這麼一提醒,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但問題是,兵制是說改就能改的嗎?

馮敬苦笑著衝嬴政拱手道:“陛下所言甚是,可兵制如何改,才能夠解決當前武庫的問題?如今江南之地的武庫,真的是等不了太長時間了!”

馮敬的問題,也是嬴政想問趙熠的,而趙熠果然不負嬴政所望,心聲總算又開始了。

【咦,老東西有幾把刷子啊,這麼快就看到事情的關鍵點上了,可僅僅只是看到這麼點問題,還不夠啊!】

【當前大秦的兵制,其實還算有利,想要直接用府兵制替代,也不現實,大刀闊斧不適合大秦,只能徐徐圖之,那麼就得用更溫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