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熠懵了,群臣更懵了,誰都搞不懂嬴政怎麼突然來這一出。

“陛下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叫太子出班?太子剛剛什麼都沒做啊!”

“是啊是啊,該不會這事兒就是陛下和太子私下裡議定好的事情,這不是胡鬧嗎!”

“就是啊,啟蒙讀物這種東西,能這麼隨便定下來的嗎?太子何德何能可以做決斷?”

“唉,真是胡鬧,啟蒙讀物要做也是諸子百家大能聚集在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合力編纂,多次更訂,最後方能成書,結果眼前這一鬧,這不真的就是鬧嗎!”

“是啊是啊,太子懂什麼,陛下該不會以為太子會幾句對聯,就能夠編纂出這麼重要的書籍吧,這也太任性了!”

“該不會是陛下剛剛看到太子在打瞌睡,故意讓太子出來出醜吧?”

聽到群臣們的議論聲,趙熠一臉的無奈和惱怒,注意到群臣不懷好意的眼神,再看嬴政那怎麼看,怎麼像是幸災樂禍的德行,趙熠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趙熠從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真要比才學,這滿大殿怕是沒一個人是他對手。

既然都想瞧他笑話,那就看看到底最後誰是個笑話!

趙熠鎮定自若上前,朝嬴政一鞠到底,“父皇,兒臣思來想去,已經有了頭緒。”

“既然是啟蒙讀物,又是我大秦官辦第一部為開啟民智的讀物,自然由我皇家全權安排,方才妥當,兒臣這裡已經有了初稿,想請父皇,以及在場諸君品鑑。”

聽到趙熠這話,群臣一陣譁然,但也都不覺得意外,畢竟太子的才情和急智,在之前的事情當中,已經讓所有人多見識過。

就像眼下太子所述,除了給自己臉上貼金,給嬴政面子,更多在群臣看來,不過是拖延時間的技巧罷了。

但只是這麼短時間,太子居然說已經有了初稿,眾人不敢相信的同時,又忍不住心存一絲期待,大家都想聽聽,太子能夠說出怎樣的文章來。

“說來聽聽。”嬴政一揮手,他現在也十分期待,畢竟剛剛聽趙熠心聲的時候,《三字經》他並未記完整。

所以嬴政才出這麼一個歪招,想聽聽完整版的《三字經》,同時也震懾一下在場群臣,大秦陛下想看看,當他們聽完趙熠說完《三字經》後,會是怎樣的表情。

趙熠清了清嗓子,便開始背誦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一段《三字經》念出,乍一聽似是平平無奇,但是仔細思量,卻能夠馬上感覺其中飽含哲理,而且文字簡單,極為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確實適合作為啟蒙讀物。

群臣不由得為之嘆息和驚訝,僅憑這幾句話,在場便沒有誰再會有對太子不以為然者。

但是這還沒完,趙熠的背誦還在繼續,“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