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寄這麼多錢,嚇得母親和二位姑姑都哭了。家裡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以為他在外面販毒,或做什麼非法的事情。

古磊的母親和兩個姑姑按寄來錢的地址,寫了一封回信寄往南京秦淮河某地址古磊收。

信中問古磊在外面做些什麼事,希望告訴家裡,還說,家裡很好,不必寄錢家裡。希望他在外面平平安安,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決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古磊見家裡人擔心他在外面的安危,於是,立即回了一封信告訴她們說,自己現在很好,寄來的錢是他做生意賺來的錢。不會做違法亂紀的事,希望母親和兩位姑姑都可放心,並且請她們自己保重身體,他不久便會回來看望她們。但是他還是沒有具體告訴她們現在的真實情況。古磊母親見到兒子這封信忍不住大哭起來,也許是太高興了。古磊到現在共郵寄了三次錢回去,每次郵寄都是六萬。

隨著廠規模的擴大,菅理人員明顯的不足。因為工作的需要,必須增加財會菅理人員和技術專業人員。經研究招聘一位專業工程師,招聘多名財會人員。還要招聘一位有學歷有實踐經驗的財會科長。

招聘廣告貼出去之後,有不少理工科剛畢業的大學生與一些社會財會專業人員過來應聘。

無巧不成書,在眾多應聘之中有一位會計應聘者竟然是古磊在開封時為她治過腳傷的女青年。

那天,古磊和應聘組的人一起面試應聘人員。有一個女士走了進來,古磊抬頭看過去便感到有些面熟。但是,他又回憶不起來什麼時候曾經見過。

這位女士說話大方,普通話夾點上海話,對答如流,面帶微笑,給人一種精明成熟的感覺。從外形上觀察很可能是一位已婚的少婦,但是,她表現很優雅端莊。

古磊仔細地看了她的簡歷,表格上清楚地寫著上海工商管理學院財會專業,本科畢業,上海戶口,兩年工作閱歷。

古磊瞬間出現了回憶,他好似在開封的時候曾經見過的熟悉面孔。於是,他立即發出了提問:“請問這位女士是否到過開封嗎”,這位女士聽後突然一驚,感到十分的意外與驚奇,她反應過來後便回答說:“是的”。古磊微笑著又問,你認識我嗎,她回答,“不認識”,古磊又笑著說,我還為你治過腳傷呢。她聽之後,臉色突然變了,驚愕得人都呆了,她凝視著盯住古磊,半天才想了起來。“你是古醫生”,這位女士大聲地說。古磊點點頭,她哇的一聲,有種不相信似的說:“真有這麼巧嗎”。

古磊接著問她什麼時候回到上海的。她表現有點激動,不知如何說起。

古磊見之說不作急,他帶她到隔壁辦公室,請她坐下並倒了一杯開水。古磊詢問了一下她在開封時期的一些經歷。

方敏說,她從開封回到上海後便參加了高考,經考試錄取到上海工商管理學院讀書,學的是商業會計,本科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外地工作,因為家裡父親逝世,母親身體又不好,弟弟還在讀書,家裡需要人關照。為了能近一點好照顧家裡,她沒有去分配的外地單位上班。她在上海市內找了一家國營大商場,聘請在那裡做會計工作。準備在上海找到了接受單位後正式把工作關糸轉到上海來。上海工作落實之後,經人介紹同一位糧食部門的幹部結了婚。

隨著改革開放的潮流,商業開始向私營商業發展,一些國營商店都逐漸關門解體。她們國營商場的全體職工都因為商場關門而全部下崗了。下崗之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現在政策支援辦私人企業,辦個體商店。她也想自已開個商店。

開店的計劃正在考慮中,有一天,看到你們廠裡招聘財會人員的廣告。她認為自己是上海工商菅理學院正規的財會專業畢業的,所以想拿著文憑過來試試,未想到有這樣湊巧,竟然在這裡見到了你,更想不到你還是這個廠的大老闆。

古磊聽到她講述的經歷也感到有點意外。古磊說,你是一個大學生,又有幾年的會計工作經驗,按照你的學歷和經歷,我們這裡確實很需要像你這樣的財會專業人才。但是,我們的廠開辦並不很久,廠裡各種條件都不是很好,工作環境比較艱苦,你可然感覺不太理想。

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我是知道的。如果你願意來我們廠工作,我個人表示非常歡迎。隨後他倆又聊了一會以前在開封時的一些經歷。

最後,古磊留了一個電話給她說,希望她回去後再好好地考慮一下,如果願意來新潮廠工作,這是很容易的事,可以直接打電話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