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腳下,洪筠命令警衛連就地安營紮寨。

至於他自己,在軍裝外面,套上了自己的道童制服,跟在九叔身後。

一群人邁步上山,一路走,錢道長一路給洪筠介紹著茅山上的景色。

這一路上閒聊,洪筠知道了一個小秘密,那文才和小斌還真有點親戚關係。

或許不能用有點了,而是至親。

小斌本名應該叫許文斌,是文才的親堂叔家的兒子,按照年紀來算,文才應該喊小斌一聲堂哥。

小斌的爺爺是文才爺爺的親兄弟,所以二人連三服都沒出,按照古代的演算法,屬於三族之內的至親。

也難怪這倆人長的一模一樣,洪筠現在對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

反正以後再遇到誰跟誰長的很像,甭問,肯定是親戚了。

順著山路一直往上走,沒多久來到半山腰處,拐彎抹角眾人就看到一處比較寬闊的平地。

在山路拐角處,就有幾名穿著道童制服的弟子在這裡等待,另外還有一名授籙的道長,看樣子是在迎接客人一樣。

這些人看到洪筠眾人後,急忙打了個稽首。

大家互相行禮之後,九叔帶著眾人一路前行,踏入到平地中間的一座道觀內。

道觀前院是一個不小的空地,算是一個小廣場。

此時小廣場上已經站了不少人,除了茅山派的弟子之外,還有一些穿著其他服裝的道門中人,估計是其他門派的道士。

當九叔和洪筠眾人走進來之後,廣場上幾乎所有人,目光齊刷刷的掃了過來。

眾目所視的感覺,如果是一般人,恐怕還真有點受不了。

不過,這樣的情景,對於如今的洪筠而言,只是小意思。

他檢驗自己隊伍的時候,那場面比這壯觀多了。

不但沒有被眾人的目光所嚇到,反而挺起胸膛,讓自己的步伐變得更加雄壯起來。

嗒...

一步步走上前,跟著師父來到一座臨時搭建的木臺前方。

“見過掌教師叔!”

木臺並不算太大,只有二十平米左右,大概有半米高,上面擺著幾張椅子,就是讓上面坐著的人,顯得高一點,有點氣勢而已。

上面一共有六張椅子,和五張小木桌,木桌上擺著香爐,放著茶杯。

正中間坐著一位看年紀大概得有個六十多歲的老道士,端起茶杯正輕輕抿著茶。

另外的五張椅子上,坐著四個人,有一個座位是空著的。

個人的身後都站著一名弟子,應該是他們的徒子徒孫,專心致志的伺候著倒水。

“原來是林九來了?你大師兄雷罡被逐出師門已久,如今你二師兄石堅也死了,你們符篆一脈的老三...。”

提起麻麻地,掌教撇了撇嘴,事實上也不用他多說什麼,在場眾人都知道這位好吃懶做本事還不怎麼樣。

要不是從小被前任符篆一脈脈主喜歡,而且跟石堅關係也不錯,恐怕早就坐不住這三師兄的位子了。

“正好,你們符篆一脈脈主之位空了,如今你輩分最高,不如就上來坐吧!”

掌教老道士看似很客氣的請九叔上座,但說出來的話,卻有點不太中聽。

一句話直接點出了九叔前面三位師兄的下場,再讓九叔上臺,難免會讓人覺得,一切是不是都因為九叔才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