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左使,你們明教分裂這麼久了,有沒有想過讓它重新合併回來?”
“這天下亂的已經夠久了,也是時候該恢復和平了。”
“天下百姓受苦多年,也到了應該過正常生活的日子了!”
嘶...
洪筠這話一出口,楊逍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他原本以為,洪筠二人此次見自己,為的不過是一些江湖上的瑣事而已。
卻沒想到,洪筠一張嘴就是天下大事。
“哦,難道洪道長也想效仿前朝丘處機、故宋陳摶老祖,甚至是那盛唐的徐茂公?”
楊逍這話問的,那意思很明顯,他把洪筠當成丘處機、陳摶,甚至是徐茂公這類人了。
以為洪筠是那種藉助道士身份行走天下的胸懷大志之士,這種人歷朝歷代都多的很。
歷史上每一次到了朝代興替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所謂的神人。
這些人在百姓們口口相傳中,往往是以道人的身份出現,也就導致很多人以為所謂的牛鼻子老道全都能掐會算一樣。
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那些人也不是什麼正經道士。
這類人往往本就是有大本事的文人,胸懷天下,心有大志,只是身處亂世想要行走天下不容易。
為了防止被官府發現,也為了在走南闖北的時候,不那麼引人注目,所以就拌做道人的形象。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出家人,尤其是道人都是很清貧,而且也是心地善良熱衷於幫助百姓的人。
這種形象可以很好的保護他們的人身安全,大多時候,就算是佔山為王的土匪看到他們是個道士也就不會多說什麼。
甚至有些時候,那些劫匪還會給他們點佈施結個善緣。
至於為什麼不拌做和尚,倒不是和尚的身份在古代不受歡迎,而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就這一條,就直接阻止了所有想要縱論天下的能人志士不可能以和尚的身份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畢竟,除了朱元璋之外,歷朝歷代別說是皇帝了,就算是開國元勳、從龍重臣們,也沒有幾個是當過和尚的。
“你要這麼說,似乎也差不多。”
看到楊逍似乎誤會了自己說的話,洪筠也沒過多解釋。
他就是想試探一下楊逍的態度,看看對方是不是一位野心家。
畢竟從原劇情裡看,楊逍似乎是沒太大的野心,除了教主之位,其他的權利似乎沒爭過太多。
但眼前這張臉,實在是太讓人容易往其他方面聯想了,這位怎麼看都不像是沒野心的樣子。
“你說的的確很有道理,但這件事做起來卻太難了。”
“我想洪道長應該知道,我教分裂多年,如今想要重新合併,談何容易?”
“再說這爭奪天下,更是妄談,我教如今能自保已經是奢求了,那朝廷上這些年能人輩出,難啊!”
楊逍被洪筠的話說的先是一愣,而後不斷嘆氣。
看起來,他對於明教能打下天下這件事一點都不看好,甚至連明教統一都不看好。
這樣的一位楊逍,野心沒有他那張臉大,倒是讓洪筠放心不少。
他就怕楊逍野心勃勃,對方也許能服張無忌,是因為張無忌多層身份會讓他忌憚,卻未必能服自己。
如今看來,對方沒有太大野心的話,想要讓他服從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