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您這前後收兩波徒弟,也算是雙喜臨門了。”

“對了,之前拜師匆忙,徒弟都忘了拜師禮了。”

洪筠說完話,轉身快步往自己的房間走去。

九叔都沒來得及阻攔,回過神來發現,洪筠已經走出堂屋了。

片刻之後,洪筠拎著自己的揹包走了進來。

從包裡取出一封紅布包裹的袁大頭,一共是五十枚。

這一封袁大頭,是洪筠專門挑選出來的精品,雖然沒有珍惜款,但品相都特別好。

原本是打算壓箱底的,用紅布包著做個好兆頭用。

沒想到,今天用到了這裡。

“阿筠,這...太多了,哪有拜師禮送這麼多錢的,這麼多錢都夠一家三口活幾年的了。”

“讓別人知道,還以為我林九是個吝嗇鬼,要從徒弟身上搜刮錢財呢。”

洪筠將紅包遞過來,九叔伸手剛接過去,頓時就一瞪眼。

畢竟是這個時代的人,都不用開啟看,就知道里麵包著的是銀元,而且數量最起碼也得四五十塊。

四五十塊銀元,洪筠沒覺得怎樣,他包裡還有一二百塊。

而且他印象中,任家鎮上過的似乎比較富裕,任老爺請九叔遷墳時,文才一開口是打算喊二的。

洪筠覺得九叔的身份,怎麼也不至於就要兩塊大洋吧?應該是二十塊才對。

這樣算的話,遷墳一次二十塊,他拜師怎麼也得更有誠意點,五十塊不算多。

只是洪筠沒想到,自己犯了常識性的錯誤。

任家鎮上的居民,生活條件是不錯,但總體物價在這裡擺著。

兩塊銀元足夠一家三口活一個月了,省吃儉用一些,甚至可以熬兩三個月。

畢竟這年頭,一塊銀元可以買四五十斤精細大米,不太精細的糙米能買一百來斤。

買那種跟一些雜糧之類摻和的,最低等的餬口糧,可以買將近二百斤。

這年代普通百姓,一個人每天也就一斤左右的量就算不錯的生活了。

五十塊銀元的價值,可想而知,那是一筆普通人眼裡無比巨大的財富。

“師父,您也說過,錢財只是身外之物,何必如此看重?”

“您這義莊看起來斑駁陳舊,雖然您不在乎簡陋與否,但外人卻是要在乎的。”

“更何況我們這裡存放的那什麼...房屋太破的話,萬一有點什麼閃失也不好,這些錢就算是徒弟給您修繕義莊的吧。”

洪筠也沒想到,五十塊銀元,會讓九叔反應這麼大。

當他從九叔口中聽到銀元的價值,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是想錯了。

因此,快速找了個藉口,算是把這件事搪塞了過去。

九叔聽完他的話,點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修道之人無所謂外物,但旁人卻不同,尤其是這些客人在這裡,的確容不得馬虎。”

洪筠的提醒,讓九叔驀然警醒。

自己的義莊的確到了該修繕的時候了,否則的話,萬一哪天出了紕漏,屋頂有了破洞,讓月光透進來...

嘶...

想到這,九叔立刻對洪筠更加滿意起來。

“這筆錢,就算是你捐給義莊的善款了。”

九叔一臉欣慰的看著洪筠,越看越滿意,這簡直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良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