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還是牽上了手。

就一會兒。

這小娘子的小手軟滑而又溫熱,很好摸。

可惜後來又被甩開了。

荀公潭那裡早已是人山人海,若想到一處近水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不過周小娘子卻顯然是早有準備,到了潭邊不遠處,那趙府的管家便帶了幾人直奔潭旁一處高臺——那裡是有官兵駐紮的,不許人靠近。

屈子乃是公認的文壇三聖,而且是成就最高的一位,在這樣一個修煉的世界,他的歷史地位可想而知。

每逢端午節,各地官府都是會有一些規模大小不一的祭奠活動的。

在本地,荀公潭一向就是賽龍舟、扔粽子的地方,官府的祭奠便也都在此處,一般都是由郡別駕代祭——因為屈子畢竟不是真聖人。

真聖人只有兩個。

一個活著的,是當今皇上,一個故去的,是孔子。

祭奠孔子,必主官親至,但祭奠屈子,就一般都是二把手代祭了,一把手反倒不方便親自出面,以免搞得規格過於的高。

那潭邊高臺處,便是官府的祭奠之處。

這時候上面的儀式應該是已經在進行了,但那管家拿了名刺過去分說幾句,隨後便小跑回來,引了眾人過去。

魏郡別駕是一個小老頭兒,這時候正高冠博帶,在那裡主持祭奠儀式,陸洵和周小娘子得以進到尋常人進不來的地方,卻好觀賞這荀公潭一圈的熱鬧。

沿著堤岸有修好的護欄,又遍植柳樹,幾個隨行人員在旁邊一散開,隱隱遮蔽周圍的視線,正方便兩人湊在一處,不遠不近地說些悄悄話。

當然,故意的抬槓拌嘴居多。

不一時,那邊祭奠儀式結束,龍舟賽很快開始,岸邊就開始沸騰起來,同樣易容成黃臉的小丫鬟這時候就也送了粽子過來。

大家一人分幾個,都往荀公潭裡丟。

每年的這幾日,大概是潭中魚蝦們最幸福的時候了吧。

龍舟競賽很熱鬧,岸邊不時響起大聲的呼喝,為某隻龍舟加油。

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這已經是一年之中都難得的消閒娛樂活動了——一般二般的有錢人家,也是養不起鼓吹的,在這個年代,無論音樂、舞蹈,都是極為奢侈高階的享受,像賽龍舟這種大概可以算是競技體育的專案,就更是一年一度,就連有錢權貴人家,都是愛看的。

兩人就在一株柳樹下看著這熱鬧,只是聊著私底下的悄悄話,給陸洵的感覺,倒真是有了點現代社會跟女孩子出去約會的樣子了。

原來她的名字叫周珺。

她的那座道觀,就在開封城的正東偏南一點的一條街上,叫青玉觀。

據說在開封城“女冠”們的道觀中,算中等規模,包括她在內,共有三位級仙人坐鎮。

她七歲的時候,第一次被送往趙家寄養,據說那時候她父親被貶官了,但不久之後就又起復,所以那第一次持續時間很短,之後又經歷了兩次她父親的貶官,每次都是把她寄養在趙相公處——因為她母親在她四歲的時候就故去了。

一直到前年,他父親眼見她頗有修行的天賦,就特意為她闢地,買下了好一片宅邸進行改擴建,為她建了獨立的青玉觀。

她是今年春天正式的。

她的是一面小黃旗。

據她說,這面小旗子能破迷障,但畢竟是靜物之。

正常來講,靜物之,算是,是不好的,但仍是要比一些很無謂的活物要好,比如兔子之類。

最好的當然是虎豹鷹隼之類兇獸,因為這樣的,是可以自帶攻擊力的,等於是多了一個天然就心意相通的幫手。

也有好的,比如兵器之類。

若是能得一把長劍為,也是上佳了。

她說,“當你到了時候,你自己會有感覺的,感覺不到,就證明還不到的時機,若是機緣不到,強行要,失敗的機率就會大增。”

…………

看看將到午時,潭邊的熱鬧正在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