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洵是自己去的縣衙,安排裴易去郭家。

對於周氏田小翠來說,可能是束手無策的大難題,但是對於縣令周靖來說,卻是連跟他彙報一聲的資格都沒有,他問陳胄陳元甲,陳胄居然也不知道,使人下去問了一聲,才知道確有此事。

於是周縣君連案情緣由都沒問,便馬上命令放人。

一個所謂的縣中名士陳萍,並不是什麼太了不得的人物,既然陸洵提了,當然要馬上就辦。

而這等事情,自然不勞一縣之尊親自去傳令,只是出於重視,才由陳胄去做,而陸洵卻被他拉著留下吃茶。

陸洵今日心情不佳,實在沒有談興,不過周縣君卻是興致高昂。

他先是由衷地讚美了一番《小池》,表示自己昨日收穫的一「大功」有餘,正在煉化之中,這將極大地加快自己修行的進度云云。

話到中間,卻又委婉地表示,他那位族侄周玉安在「初讀」會結束之後,並沒有走,反而留下來了,主要是仰慕陸洵的風采與詩才,所以想找機會再拜訪一下——他特意提到所謂“詩才”,所謂“拜訪”,陸洵一下子就聽懂了。

果然,等終於告辭了出來,周縣君親自送到二門外,又叮囑陳胄繼續代為送一下,到了只剩兩個人的時候,陳胄才把事情徹底揭破。

周靖周縣令,是汝南周氏的旁支,因為頗有天賦,所以從小便受到了家族嫡脈的大力扶持,不但得到了周氏秘傳修行功法的一部分傳承,還給砸修行資源,後來眼看他很有可能在三十歲之前無法「登仙」了,修行的前途算是到了上限,就又給他安排了一下,讓他得以舉秀才,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並且還很快就為他疏通了渠道,讓他得以出任實職。

第一任官,做的就是鄴城這種北方重鎮的縣令,周氏不可謂不力捧。

那這種扶持,當然不可能是真正免費的。

周氏家族是需要他給出回報的。

銀子什麼的,汝南周氏不缺,官場人脈,汝南周氏更是千年大族,別說現在,再給周靖個二三十年功夫,任他瘋狂的往上爬,也仍然只配成為周氏在朝野上下人際關係網中的一個小支點而已。

像周氏、曹氏這種大家族,一向是修仙做官兩手抓,兩手都很硬。

要不然也成不了千年大族。

他們要求周靖竭力回報的,只有一條:修行資源。

丹藥,成藥固然好,能提供一些名貴的仙藥也不錯,甚至,哪怕僅僅只是提供交易的渠道,都算功勞。

詩文的「初讀」與聞,當然是超級重要的資源!

管它一星二星還是三星四星,只要能拿到手,幾乎就算是不勞而獲的!

而且服用丹藥來修煉,還多少有點風險,這「初讀」與聞,卻是絲毫風險都沒有——周氏自己家裡就供奉著二三十名詩人、文人,動不動就擺下奢華的宴席,由各位詩人文人們唱酬往還的,自然深知其中妙處!

在過去,周縣君上任近兩年,雖然也很努力地在鄴城本地結交人脈,拉攏名士,但效果一直都不算太好,本地勢力盤根錯節,各大名士都有自己的渠道和網路,他一個外來的小小縣令,對底下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已經是頭頂的天了,卻並不被那些大世家和大名士們看在眼裡。

偶有收穫,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家族內部,已經頗有一些對他不滿的聲音了。

一直到《小池》出現,還被他成功地拿下了一個名額白送給家族,周氏直接派了周玉安這位嫡脈的重要子弟過來,對他當然是不吝誇獎。

現在的問題是,周玉安已經知道陸洵又有兩篇新作了。

無論是三星之詩《小松》,還是四星之文《讀孟嘗君傳》,其「與聞」席位,他都表示勢在必得!

並且已經向汝南發了信。

他跟陸洵毫無交情,這件事自然就著落在了周靖身上。

但是很顯然,陸洵與周靖之間的交易卻已經完成,結束了。

現在的陸洵,已經並不欠周縣君分毫的人情了。

而且事實上即便是上次的來往,也是周縣君佔了大便宜的。

所以,接下來即便是陸洵同意,也是新的一筆交易了。

他委託陳胄,幫他再談一下《小松》和《讀孟嘗君傳》的「與聞」席位問題——陳胄的話就是,“想要什麼,儘管提!”

陸洵其實是不怎麼有心情在這個時候跟他談生意的,不過想了想,還是決定先給他們吃個定心丸,於是便表示自己回去想一想,到底需要些什麼,回頭安排人跟他們談。

這就等於是說,交易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