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無價(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人姓蔡,名確,字良工,原任八十萬禁軍教頭,於那槍棒上的功夫,的確了得……”
次日一大早,裴易就帶了一位“閒客”登門。
所謂閒客,其實就是掮客,他們專門活躍在城內的各處食肆、酒肆、茶肆,幫人搭橋說事,過人把錢,代換成現代社會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全能型中介”。
他們人脈極廣、訊息極靈通,無論你要找什麼、買什麼、賣什麼,若是無處尋覓,都儘可以找他們幫你牽線搭橋。
中介費不便宜,十一取成。
但是卻極為講信用。
這位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不是公開開門收徒的,陸洵要拜師,並不能直接就登人家的門去拜師,要有“閒客”居中商談,大家談妥了,才會帶著陸洵去登門。
裴易帶來的這位“閒客”,姓路,叫路寧,年約四十歲上下,穿一身文衫,舉止文雅、風度翩翩,進了門來,很是講究拜見一禮,先是恭維了《小池》幾句,顯示他的訊息並不落後,一聽說主顧名字,就已經知道了來頭,然後才說起要介紹給陸洵的這位槍棒教頭來。
“這位蔡教頭因為妻子去世,傷心過度,一時間熄了那功名之心,回到本鄉鄴城養老,但之前他並不曾開館收徒,在下倒是蒙幾家車馬行的託請,去勸說過他兩次,想讓他到車馬行裡去做個槍棒總教習,也被他拒了。這一次……”
“呵呵,他卻是打算要收幾個徒弟了,畢竟總坐吃山空,他在京裡時縱攢下銀錢,也終有花光的一日,只是,他收徒卻要求甚嚴。”
“家世務必清白,富貴人家子弟不收,因其驕奢淫逸,吃不得苦,貧寒人家子弟不收,因其付不起束脩。年齡大了不收,年齡小了不收。即便各處說好,總也得把人帶了去,請這位蔡教頭親眼看過,才能定下收與不收,因此很是為難。”
自他進門,陸洵一直都客客氣氣地聽著,這時候卻忽然問:“束脩也要談好價錢嗎?”
“正是如此。”
“怎麼論?”
“一年需紋銀一百兩。”
“嚯!”
沒等陸洵驚歎,裴易反倒先嚇了一跳。
一百兩銀子,那可不是個小數。
他們去松山書院讀書,那是什麼門徑,那可是去修仙的!一年也只要一百二十兩銀子的學費罷了!正常人家一家三五口,一年的吃喝嚼用,二三十兩便已經吃得很是不錯了,平日裡還能有些酒肉葷腥。
這鄴城那麼大,戶口多至百萬,家庭年收入在百兩以上者,怕是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一個武師要收個弟子,居然開口就要一年一百兩的束脩!
這是窮瘋了吧?
陸洵笑笑,問:“那……這位蔡教頭,可中意我?”
路寧波瀾不驚地回答:“這卻不知,若相公有意,我可代為登門一問,若那邊也有心意,這才可帶了先生一起登門。”
陸洵想了想,很快點頭,“那就有勞路客卿了。”
那路寧聞言當即起身,拱手道:“相公但請靜候佳音,僕必一力促成!”
陸洵也隨之站起身來,拱手,“多勞!”
那路寧這邊告辭了要走,臨走,卻又站下,回頭笑了笑,再次拱手,“僕亦知有些冒昧了,但仍想問一聲,未知相公之《小池》的「初讀」,可曾辦過?”
陸洵愣了一愣,失笑,“你連這事也要勾搭?”
路寧笑道:“天下有買便有賣,有賣自有買,相公若是無意,僕這便離開就是。可相公若是有意,僕這一問,豈不正解了相公疑難?”
陸洵仰頭哈哈大笑。
笑罷,他倒真是興致盎然,問:“一首四星之詩的「初讀」與聞,市價幾何?”
那路寧不慌不忙地回答:“並無市價。”
“哦?沒有市價?”
路寧笑著,卻仍是下意識地斜向上拱手,以示他對一首四星之詩的敬意,“市面之上,一星之詩,是有價位的,一席與聞,約價三百兩至四百兩不等,二星之詩,卻是很難交易,因為要看人,有些人,便是出價再高,作者瞧不中,便是天價難買,便如這位蔡教頭收徒一般。但總之而言,約莫一千五百兩上下。三星之詩,已經很難聽說有某處交易了,四星之詩,自然更是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