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聽完許攸的話後,站在原地沉思良久。

腦海中閃過以往的種種經歷。

從巔峰到低谷,又從低谷到巔峰,經歷人生起起落落,最終卻落得如此境地。

袁紹從沒想過以他四世三公的家世居然淪落到需要借用黃巾賊的力量!

黑山軍雖然在各方諸侯的眼中都是賊人,但張燕其實是受過朝廷封賞的,名義上也是朝廷之臣,跟張燕合作還是能夠接受的。

但青州黃巾不同。

青州黃巾那是真正的反賊,從立場來講,袁紹應該跟他們勢不兩立!

可現在,他卻要與反賊合作!

此時此刻的袁紹,心裡彷彿有一種東西逐漸破裂,那種感覺,就像根深在骨頭上的血肉被刀刃一點點剝離一樣。

痛徹心扉中帶著血肉重生!

閉眼嘆息一聲,袁紹沉默許久,等他再次睜開眼時,眼中的羞恥感已經壓了下去。

“子遠,就按照你說的去辦吧,如今的渤海已經有一半不是我的了,與其被潘鳳他們一點點蠶食,不如拼死一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這一刻,下方的群臣覺得袁紹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與袁紹最親近的許攸和逢紀最清楚。

袁紹身上那種長久以來的傲氣在逐漸消失,一種名為梟雄的氣魄在逐漸升起。

兩人慢慢低下腦袋,為袁紹的這種變化又是欣喜又是擔憂。

當天,許攸領了袁紹的命令,帶著百餘精兵秘密前往青州。

在此期間,潘鳳等人的遷徙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由於幽州軍擊敗了渤海軍,所以整個渤海內部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堵在幽州軍北歸路上的縣鄉。

恰好這時候冀州軍在遷移百姓的訊息傳了過來,一些有能力的百姓便主動上路往河間方向移動,沒能力的也在翹首以盼冀州軍的到來。

冀州大營中,不停地有士卒歸營,又不停地有新的隊伍離開。

坐落在章武地界的冀州大營彷彿一箇中樞一樣,往章武周邊地區發散出大量兵力,然後攜帶著百姓往河間方向移動。

營帳中。

潘鳳笑容滿面。

渤海郡的人口有一百多萬,按照如今的進度來看,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已經被派出去的隊伍陸陸續續送往河間與清河兩處。

說起來也奇怪,冀州人口六百餘萬,光渤海一郡就佔據了一百多萬,剩下的不足五百萬被八郡瓜分,平均下來一郡也就六七十萬人口,跟渤海比起來差了太多。

潘鳳不知道這個人口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樣大區別的,但也清楚如果一直讓袁紹佔著渤海,對韓馥的冀州來講絕對是一根眼中釘肉中刺!

所幸,如今轉移進行的很順利,渤海郡的人口流失非常嚴重,即便是現在讓潘鳳停下轉移工作,以渤海郡現在的狀況,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追上河間國與清河國兩處的發展了。

尤其是清河國。

潘鳳還讓麴義把青州逃難到冀州的流民也一併送往清河,可以說現在的清河只需要合理安排新增的人口,今天的渤海盛況就是明天的清河寫照!

為此,潘鳳還特地書信給清河崔氏,讓他們儘量幫助清河國內的官員安排那些流民,同時信中還詢問了崔琰的近況。

在得知崔琰在青州跟著鄭玄求學的時候潘鳳也就放心了,等崔琰發育好,到時候就能把他拉到韓馥麾下來了。

崔琰這人脾氣和田豐他們有些像,但這樣的人做事的時候也靠譜,潘鳳並不介意他們脾氣差點,反正受氣的也是韓馥不是他。

至於韓馥那邊,在經歷了郭圖辛評二人的事件後,韓馥的心思也在逐漸轉變,聽說最近已經開始慢慢重用田豐和審配兩人了。

眼看著冀州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但潘鳳還是心有焦慮,而焦慮的源頭就是營中的郭嘉。

郭嘉身體的事情沒弄好,潘鳳就要一直惦記著。

看了看自己又漲到十三萬的崇拜值,潘鳳決定暫且緩緩融合天賦的事情,反正現階段也沒有什麼效果相近的天賦,與其拼一拼融合成功的機率,不如做點實在的,幫郭嘉漲點武力!

沒錯!

就是武力!

在發現郭嘉這麼費命之後潘鳳晚上睡覺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