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今張郃麾下的麒麟營每一個人都對他敬愛有加,便是之前張郃讓他們下馬當步兵用,也沒有任何人有怨言。
這便是親善士卒的好處。
這個時候的人大多都是耿直的,張郃放低將軍的身份跟士卒親近,士卒們還不感念張郃的恩德?這種士卒上了戰場,那不得捨生忘死以報張郃恩情?
嚐到甜頭的張郃也更加徹底地把潘鳳的那套理念給貫徹了下去,如今要給士卒遺孀發放撫卹,雖說這些都是各級官員會做的事情,但潘鳳每一次都會派人從旁督導,之前是麴義,這次輪到張郃了。
至於以後,潘鳳或許會派徐榮顏良等人,儘可能地避免張飛的結局發生在他們身上。
當然,如果冀州軍一直都是佔據優勢的,麾下士卒除非腦子被驢踢了,否則也幹不出暗殺自家將軍的事情。
安排好自家士卒後,黑山軍的五萬降卒也需要潘鳳親自處理。
其實在潘鳳的心裡更傾向於把這些人全部斬殺,因為他在逛過河內城後發現城中的慘像比當初的平原城更加駭人,尤其是那些普通百姓,放眼城中幾乎沒有一家是完整的,要麼妻女受辱至死,要麼夫妻雙雙殞命留下孤苦的幼兒,更有甚者直接被兇殘的黑山軍給滅門了。
可以說潘鳳這次俘虜的不是五萬士卒,而是五萬禽獸!他們之中超過九成五的人都有過劫掠殺人的劣跡,只不過數量太多而有些受害者已經滿門被滅,所以潘鳳也沒有辦法一一列舉。
不過身為主將,理性必須大於感性,這裡畢竟是五萬條人命,哪怕這些人跟禽獸無異,潘鳳也不能這樣把他們全部殺了一了百了。
至於具體如何處理,潘鳳還沒有想到對策,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這些降卒這輩子都別想再脫離冀州軍的掌控了,除非他們立了大功!
......
如今河內與上黨算是完全併入了冀州的版圖,那麼此次潘鳳出征就只剩下另一件事了——去弄清楚徐榮當初是怎麼被李儒坑的。
李儒如今坐鎮長安,潘鳳自然不可能領兵跑那麼長的距離去跟他死磕,那樣做會有很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連累三軍,所以潘鳳要做的便是去徐榮曾經第二次做出錯誤抉擇的地方——弘農!
弘農距離長安不遠,但以李儒現在掌握的兵力應該不敢出長安來跟潘鳳野戰,而且潘鳳這次只帶騎兵過去,到時候情況不對還能火速撤離,只要不像徐榮那樣進入敵人的包圍圈就行。
另一邊。
潘鳳在河內迅速擊敗張燕前後一共俘虜十餘萬黑山軍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上黨郡。
張揚聽到這個訊息後連呼僥倖,他手中的實力比之張燕來說差了數倍不止,可即便是張燕都已經被潘鳳輕而易舉地給屠滅了,他要是真對上潘鳳,這會兒早已家破人亡了。
恰巧此時押送第一批黑山軍降卒的徐榮來到了上黨,張燕在看到黑壓壓的一批人後心裡對潘鳳的性子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以往他們俘虜黃巾軍或者其他的賊軍都只有一個處理方式,那就是全部斬殺,可潘鳳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讓徐榮押到上黨來幫助上黨恢復生產,顯然這一舉措充分地體現出了潘鳳的仁慈和智慧。
至少潘鳳對待俘虜的時候沒有像劊子手一樣把他們全部處決,這倒是個好訊息,跟著這樣的上司只要不出大錯應該能保證自己的性命。
徐榮將手中的降卒交給張揚後便率軍趕往了河內。
這一次,潘鳳打算直接從河內兵分兩路,一路由麴義和高覽率領從河內向北過上黨後進發太原進而佔領雁門。
另一路由潘鳳率領一萬麒麟營,從河內出發,直進弘農,待弄明白徐榮當時的情況後便順勢北上去檢視一下徐榮中伏的地方,之後再轉戰幷州,從太原切入跟麴義高覽的步卒匯合,進而將幷州東面的三郡全部收入冀州囊中。
定下行軍路線後,在徐榮回到河內的第三天,潘鳳便領著一萬麒麟營帶著張郃徐榮二人往弘農開進。
在潘鳳大軍經過溫縣的時候,他突然想到,司馬家似乎就在河內溫縣,不知道司馬懿現在如何了。
想到這裡,潘鳳讓徐榮領著大軍在溫縣外等了半天,自己帶著張郃與一些親衛去了司馬家所在的住處,結果聽人說司馬家已經在司馬朗的帶領下舉家前往冀州的魏郡避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