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山軍不服?(第2/3頁)
章節報錯
......
潘鳳大軍駐紮在上黨的時候,位於河內的張燕可謂是坐立不安。
張燕從沒想到他的安穩日子還沒過幾天就又被逼上了絕路。
潘鳳四萬大軍入駐上黨,這不是逼他張燕就範嗎?
雖說此刻的河內已經屯居了數十萬的黑山部眾,其中可戰之兵也有十餘萬人,但面對潘鳳的四萬大軍,張燕還真沒有太多信心能夠守住河內,也就在太行山脈中黑山軍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然而,入駐了城池後黑山軍又怎麼肯輕易回到山中?
麾下部眾不願意入山,那麼黑山軍就不得不在空曠地與潘鳳的冀州軍兵戎相見了,這也是張燕沒有信心的地方。
要知道,潘鳳在平定青州黃巾的時候可謂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地乾淨利落,甚至出征的冀州軍都沒有太多損失青州全境的黃巾就被平定了下來。
黑山軍的前身也是黃巾軍,哪怕張燕比一般的黃巾將領更懂得練兵之道,但畢竟是半路出家的將軍,就算會一些兵道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即便是現在,黑山軍比以往的黃巾軍也好不到哪裡去,最明顯的一點便是到現在黑山軍中的制式裝備依舊沒有普及。
袁紹離開河內的時候幾乎把河內郡的軍械庫給搬空了,留下的那些也都是老舊的破損裝備,而黑山軍十餘萬可戰之兵,想要在短時間內製作出那麼多的制式兵器顯然是不現實的,到現在為止,也只有黑山軍的中一支精銳部曲配齊了兵器與甲冑,剩下的還多是穿著普通衣衫,便是武器也多有棍棒替代。
這樣的一支黑山軍,如何抵擋武裝到牙齒的冀州精銳?哪怕張燕佔據著城池的優勢也依舊無法彌補士卒整體質量上的差距。
說句不好聽的,或許冀州軍的精銳會像平原那場戰役一樣一個衝鋒就登上城牆,張燕真的不太確定自己麾下計程車卒能不能抵擋冀州強軍,更重要的是,即便短時間內抵擋住了,那麼今後又該何去何從?
河內郡的地理位置過於特殊,它的四面八方被冀州、兗州、司隸、幷州等地包圍,而對於這幾處的任何一個掌權者來說都是不會允許黑山軍近百萬人口直接湧入的,因此張燕如果想退也只能退回太行山脈!
好不容易衝出太行山,又怎能再次退回?
打也打不過,退也不想退,那麼剩下的就只有投降這一條路了。
河內府衙中,張燕將麾下將領都聚到了一起商議此事。
“諸位,如今上黨的張揚已經投降了冀州,眼下潘鳳雖然名義上是出兵幷州,但他未嘗沒有拿下河內的打算,依爾等之間,我部該如何自處?”張燕問道。
“將軍,末將以為我等可以效仿張揚歸降冀州,以冀州韓公的仁德必定不會為難將軍,那張揚投降後依舊在執掌上黨,將軍若是投誠,河內之地必定歸屬將軍。”王當站起來說道。
“王將軍說得對,我等自親善韓公以來多受冀州照拂,如今長安的呂布又日漸強盛,將軍夾在兩家之間必定吃虧,與其在河內夾縫生存不如投效韓公尋求庇護。”孫輕說道。
孫輕王當兩人曾經跟著潘鳳一起圍剿過公孫瓚,而且兩人與冀州軍也有過摩擦深知冀州軍的勇猛,若是此刻選擇與冀州軍硬碰硬,那麼好不容易從遷徙中緩過勁來的黑山軍又將元氣大傷。
然而,孫輕王當兩人的意願也只是代表他們個人,其他的黑山將領卻不這麼想。
“你二人莫非被潘鳳給嚇破了膽?以往我黑山軍也是縱橫冀州與幷州的大勢力,便是已故的桓帝也拿我等沒有辦法,如今一個小小的潘鳳就要嚇得爾等不戰而降?”
“若要降,便自己去降,反正我丁振是不會就此束手的,潘鳳想要收服我的部曲,必須讓我見識一下他的真本事!”
這個叫丁振的是曾經黑山軍位於南面河內部的一個渠帥,其人勇武異常,便是張燕也不是他的對手,但因為經常發脾氣跟別的將領爭鋒所以在黑山軍內的聲望遠遠不及張燕,故而居於張燕之下。
其實在張燕南遷河內之前,這個丁振已經有了自立的打算,奈何後面張燕大部隊都開了過來,他也就絕了獨立的想法。
如今冀州潘鳳來襲,黑山軍中人心晃動,這正是他丁振樹立威望的時候,所以即便是聽過潘鳳的一系列戰績,丁振還是決定親自領兵去試一試鋒芒。
他有那個自信能夠在潘鳳的進攻下全身而退,只要能從容退回,到時候即便投降了地位也不見得會比張燕差到哪去。
丁振的想法在場的人只有張燕看了出來,不過他沒有開口,因為他知道麾下也有很多將領不肯直接投降。
黑山軍自成立以來與官軍的作戰次數不下百次,有哪一次是黑山軍傷筋動骨敗退的?就算再不濟,他們也能在損失一些兵力後投降潘鳳。
這人啊,一旦有了保底,這底氣就開始足了。
果然,在丁振的帶頭下,有十餘名大小渠帥都決定領兵跟潘鳳拼殺一番再決定投降與否,對於這些人,張燕也只是象徵性地勸了幾句便不再說話。
對他來講,有這幾個莽夫幫忙試探潘鳳的底線本身就是好事,而且這群人要是都死在了潘鳳手中,對黑山軍的內部團結也有巨大好處。
既然都是好處,為何不讓他們去試一試呢?
“既然諸位都有心展現自己的能力,那我也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傳令下去,各部抽調兵甲,優先裝備丁將軍的部曲,只要丁將軍能夠擊退潘鳳,我等便不用再看冀州的臉色了!”
丁振神色一喜:“謝將軍!”
......
潘鳳在上黨收到黑山軍主動進兵的訊息時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