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來得了,走不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醫者仁心:心懷善念,渴望病患早日康復,經過華佗救治的人在往後直至康復的日子裡,每天都有20%機率恢復速度提升30%。
好傢伙,華佗這一身天賦幾乎都是為治療而生的,尤其是那個妙手回春,前兩次百分百恢復100點生命值,也就是說哪怕你快死了,只要還沒涼透他都能給你吊兩次命!
這簡直就是神技啊!
而且救治之後恢復速度也比一般人醫治的要快一些,光這一點就足夠讓潘鳳重視了。
另外,有一點讓潘鳳比較意外,那就是華佗的血量居然比一些武將還要高!也不知道是用藥補出來的還是天生就有這麼多,要是郭嘉有這血量就算他早晚喝酒潘鳳也不會去管他了。
華佗的天賦讓潘鳳更加堅定了將他留在高邑的想法,這樣的保命符送給別人去糟蹋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不過如何讓華佗留在高邑還需要費些口舌。
“華先生遠道而來,為何如此急著離開,須知城中病患還有不少需要華先生的醫術治療,你若是離開,他們要如何自處?”潘鳳說道。
華佗再拜:“將軍,老朽常年雲遊四方,為的便是儘可能多地救治傷患,而高邑城中雖然尚有一些病患,但比之其他城池已經少了很多,再待下去也只能救治少數人罷了,可其他城中尚有無數患者求治而不得,望將軍憐憫冀州百姓,放老朽離開吧。”
在華佗看來,高邑城的百姓是患者,其他城的百姓也是患者,兩者之間並沒有貴賤之分,只不過高邑這邊他已經呆了一段時間了,他不能厚此薄彼。
而且華佗到現在也沒明白潘鳳為什麼要把他留下,莫非有什麼難言之隱?
想到這裡,華佗忍不住多看了潘鳳兩眼,見對方身體強壯血氣充足,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潘鳳沒有注意華佗隱晦的目光,只是笑著回道:“華先生有沒有想過你這樣奔波勞累最終能救下多少病患?十之一二?還是十之三四?”
潘鳳這話多少有給華佗下套的心思,在潘鳳的記憶中,後世的醫療理論和裝置都那麼發達的情況下,能被藥物針對治療的常見疾病不足常見疾病總數的10%,以當下的醫療條件來看顯然更不可能。
當然了,潘鳳從未懷疑過華佗的治療手段和中醫的治療能力,恰恰相反,潘鳳正是因為重視華佗以及他的醫療手段才會想辦法將他留在自己這裡。
華佗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或許不知道,後世很多瘟疫流行病都是在中醫的治療下才得以緩解,縱觀華夏上下數千年,從來沒有一起瘟疫或者流行病能夠像黑死病那樣差點滅絕一個版圖,所有的瘟疫都在一代代的中醫手中逐漸化解消失。
可以說中華文明能夠流傳這麼久,跟中醫的保駕護航也是分不開關係的。
只可惜,在潘鳳那個時代中醫被人掐住了脖子,被人以西醫的標準去要求中醫,這使得很多老中醫和他們的獨門絕技逐漸消失。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悲哀,屬於傳統中醫的悲哀,也是後世子孫的悲哀。
不過,中西結合確實是可取的,畢竟有些手段相比較而言還是西醫方便一點,比如闌尾炎。
但這個結合更多的應該是借鑑而不是強行糅合,想想後世醫院的中醫,望聞問切的還有幾個?大多數還不是拍張片子就開藥方,與其說是醫師不如說是藥劑師!
其實西醫的影子早在華夏的歷史中就有出現過了,其中最主要的手術更是比西方要早很多年。
而眼前這個華佗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外科手術並且使用麻醉藥劑的人,說起來還是外科手術的鼻祖,比西方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手術的理念與中醫的理念終究不符,中醫講究一個天人和諧五行流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而西醫就沒有這個概念,西醫講究的是對抗,哪裡不對就針對哪裡,手術正好與西醫的概念符合,所以在西醫那邊發展得更快一些。
想著想著,潘鳳就忍不住想要感嘆。
這一世既然穿越到了漢末,他多少要為華夏的隗寶做些什麼,畢竟這都是他力所能及的!
“華先生,你是否想過以你一人之力窮盡一生能夠救下多少病患?”潘鳳問道。
華佗一愣,隨後沉思起來。
說起來自打他雲遊四方開始行醫以來,救下的病患具體有多少早就忘記了,就連走過的地方有哪些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來,反正他到一個地方就會停留一段時間救治病患,一直如此直到現在。
不過大致的人數他還是能夠估算的。
“以老朽現在的年歲,真到了作古之際應該能救下數萬病患的性命。”華佗說著,還稍稍有些得意,這個數量在華佗看來絕對是古今絕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