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公孫瓚想要晚上偷跑,所以才派人前來追殺盯在北門外的他們!

想明白這一點,哨騎們的恐懼一下子就被興奮所取代。

如此重要的訊息,若是能夠探回營中,即便不能官升三級,至少也能獲得一些豐厚的獎賞吧!

想到這裡,哨騎們手中的鞭子揮舞得更加賣力了,有了這個功勞,換一匹馬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駕!駕!”

哨騎手中的鞭子都快抽得冒煙了,終於甩開了身後的追兵來到了羅誠營中。

“報!將軍,漁陽城北門外出現公孫瓚的部曲,看樣子他們即將出城。”

羅誠正擔心著公孫瓚會搞什麼小動作這會兒一聽哨騎的話,當即一驚。

“幾時的事情,有多少人馬出城?”羅誠問道。

“大約半個時辰之前的事情,至於人數...”哨騎有些語噎,“人數我等並沒看清,因為公孫瓚在出城之前先派人出來追殺我等,我等急於回來傳信故未曾清點敵軍人數。”

“什麼!你居然沒有看清楚人數就跑回來了?你怎能如此貪生怕死?”羅誠剛要罵人,營外又傳來一聲急報。

“報!將軍,公孫瓚率領一萬餘兵馬從漁陽北門出城,十里後折往東邊,此時即將進入獷平地界!”又一個哨騎進來報信。

羅誠和之前那個哨騎都是一驚。

“你是在哪邊打探的訊息?”羅誠問道。

“小人是負責探查西面的小隊成員,因發現北門動靜較大,便前去查探一番,正巧看到公孫瓚部曲在追殺我軍哨騎,小人便偷偷跟在大軍遠處,待探清他們方向和人數後便趕了回來。”哨騎回道。

“那你可真看清楚了人數?確實有萬餘人馬?”羅誠問道。

他記得公孫瓚在於洋內的守軍人數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五千出頭,甚至不可能到一萬六千,這萬餘難道是公孫瓚的全部兵馬?

“今夜月光明媚,小人雖然看不清領隊之人的容貌,但為首之人白馬銀甲必定是公孫瓚無疑,而且其後方的部曲綿延悠長人數大概在一萬五千左右!”哨騎肯定地回道。

這下,羅誠的心裡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公孫瓚沒有選擇跟他硬剛而是從北門離開了,這雖然與羅誠一開始想的堵死公孫瓚有些偏差,但相比於公孫瓚直接衝殺過來就要好太多了。

而且哨騎也說了,公孫瓚是轉向往東面去的,漁陽東面不就是北平麼!

也就是說,潘鳳進軍北平的事讓公孫瓚有了撤退之心,所以才會連夜離去,之前城牆上計程車卒減少那麼多應該是在收拾行裝。

這麼一來,全都說得通了!

剎那間,羅誠只覺得整個人都舒暢了很多,公孫瓚這座壓在臉上的大山終於走了!

不過羅誠也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公孫瓚離開漁陽勢必會把劉虞帶走,而現在以他一萬五千人的兵力想要去追擊公孫瓚應該是有些懸的,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把公孫瓚空出來的漁陽給佔領,同時通知昌平和平谷兩處的友軍,讓他們到漁陽這裡會盟,然後再共同進兵右北平。

“來人,去通知昌平與平谷方面的友軍,告訴他們公孫瓚已經連夜領兵趕往北平了,讓他們到漁陽來會盟,我等一同進兵!”

“另,大軍即刻集結,進駐漁陽!”

“諾!”

......

漁陽城南門外。

此刻已是丑時,正是人困馬乏之際,但羅誠還是讓麾下部曲全都集結到了漁陽城外。

他怕夜長夢多,怕公孫瓚去而復返,只要佔了漁陽公孫瓚即便是回來了他也有一戰之力。

臨近入城,羅誠突然又些不放心,看著大開的城門,他突然有種羊入虎口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非常不安。

“去將之前那名哨騎再帶上來!”羅誠說道。

待哨騎上來後,他不放心地再次問道:“你當真看清公孫瓚帶走的兵馬在一萬五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