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的決定(第1/3頁)
章節報錯
潘鳳收到劉虞戰敗訊息的時候已經率領大軍抵達了文安。
還是那個文安,還是那個縣令,不同的是,這次的潘鳳並不是來打阻擊戰的,而是前去支援劉虞的。
其實潘鳳的內心是不想去救劉虞的,因為只有劉虞死了,他才能幫韓馥去把幽州的地方打下來,否則劉虞佔著幽州,那韓馥與潘鳳就不可能圖謀幽州各郡。
因為劉虞的名望實在是太高了,尤其是在幽州地界,毫不客氣地說,韓馥在冀州的名望都沒劉虞在幽州那樣高。
如此一來,只要劉虞還在,那麼幽州的百姓和官員必定是向著劉虞的,一旦潘鳳率兵強取,先不說公孫瓚會不會同意,光是那些幽州本地的官員和百姓就有可能自發地組織軍隊來抵抗潘鳳。
這一點歷史上的公孫瓚已經嘗試過了,潘鳳並不像鬧得那樣天怒人怨。
所以,劉虞必須死!否則幽州無望!
然而,韓馥的想法與潘鳳並不同,在韓馥看來劉虞無論是名望還是品性都是他所尊重的,在逐漸紛亂的局勢中有一個這樣的鄰居應該感到慶幸,所以他不想讓劉虞有什麼閃失,至少現在不想。
儘管潘鳳田豐郭嘉等人找了種種理由推脫出兵,但韓馥還是硬讓潘鳳率軍發往了幽州。
同時,在潘鳳率軍出發的時候,韓馥也給劉虞送去了急件,將潘鳳前去支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清楚,同時讓劉虞穩住局勢等兩軍匯合再幫忙平定公孫。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信使的信還在路上,劉虞的大軍已經敗得一塌糊塗了。
文安縣中。
潘鳳拿著探得的情報忍不住嘆息。
“這劉虞未免也太天真了,兩軍都開始對峙了,他還給公孫瓚送那種勸降信去,這種人也難怪會輸的這麼慘了。”潘鳳搖頭嘆息,連對劉虞的尊稱都懶得喊了。
在潘鳳看來,劉虞的所作所為就是對麾下將士的不負責任,因為他的這種不負責任,劉虞的五萬大軍一晚上死傷超過一半,還有一萬多人不是四散逃離不知所終就是被公孫瓚大軍所俘虜,最後劉虞在漁陽收攏的殘軍僅有七八千人。
五萬大軍!
一晚上之後只剩下七八千!
這特麼來頭豬指揮也不至於這樣,公孫瓚又不是大魔法師劉秀,沒有那天降隕石的助陣,完全靠的就是士卒的勇武和戰略的成功硬生生把劉虞的五萬大軍殺得分崩離析。
據說劉虞所倚重的大將鮮于輔都被公孫瓚陣斬當場了。
鮮于輔一死,如今劉虞身邊能夠用得到的將領就更少了,而公孫瓚剛剛大勝一場,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哪怕劉虞守著漁陽,以公孫瓚的能力也未嘗不能將漁陽打下,畢竟漁陽城中的守備力量本身就是一支殘軍,殘軍殘的是士氣,殘的是戰鬥意志,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恢復的,而公孫瓚顯然不會給劉虞這個時間。
只要公孫瓚不傻,乘勝追擊便是他最應該去做的事情!
“將軍,劉州牧如今大敗而歸,只能退守漁陽,我軍若是前去,糧草供給方面恐成問題,屆時若是公孫瓚劫我糧道斷我後路,那我軍的處境也不會比劉州牧好到哪裡去。”徐榮站出來說道。
這次支援劉虞潘鳳挑選了徐榮、趙雲兩人,所率兵馬也不過一萬而已,他的本意是去打個擦邊球帶徐榮和趙雲在旁邊看看熱鬧,等劉虞跟公孫瓚拼個你死我活然後見機行事。
要不是這次是直接跟劉虞對接的,他這個冀州上將都不用親自前往,直接派徐榮過去看看就行。
此刻徐榮的分析,讓潘鳳深以為然。
漁陽郡雖然在右北平的西面,但劉虞退守的漁陽城卻處於漁陽郡的北面,潘鳳大軍的糧草若是需要自己提供,那就要跨越漁陽郡長長的區域送到北面,這樣一來公孫瓚只要派出一支騎兵就能輕易截斷潘鳳等人的糧道,到時候大軍缺糧,估計只能跟劉虞一同入城固守了。
一旦大軍入城,無異於甕中之鱉!
潘鳳可不想打得這麼憋屈。
“再看看吧,待我等收到劉州牧的回信再具體討論糧草的問題,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先給主公送一封信去,要讓主公做好自己提供糧草的準備。”
“諾!”
......
劉虞的回信是在三天後抵達潘鳳這裡的,與之一同抵達的還有韓馥的回信。
韓馥對於潘鳳提出的自己供應糧草表示完全沒有問題,他甚至在聽說劉虞大敗後還打算讓張郃再帶一些人馬過來給潘鳳增兵,如今冀州的家底有些豐厚了,韓馥可不想讓潘鳳再打以少勝多的苦仗了。
就打仗而言,兵力雖然不能代表著全部,但如果士卒的數量在合理範圍內,那還是越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