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近鄉情更怯,太史慈因為自己之前闖了禍時逃亡遼東,所以心中一直對留在老家的母親有所惦念也有所愧疚。

如今抵達黃縣,他更擔心的是家中老母已經遭遇不測,若真如此,他也沒臉活在這個世上了。

順著記憶,太史慈回到了曾經的住宅。

然而,令他臉色大變的是,屋中的主人已經不再是他的母親,而是另外一家不曾認識的人家。

經過詢問後,太史慈才得知老母已經賣了房產搬到了最貧困的城西去住。

趕到城西后,太史慈一番打聽,終於在一件破屋前看到了容貌蒼老身形佝僂的李氏。

在太史慈的記憶中,母親與自己離開時的容貌相差太大了,現在的母親老了很多,多到他這個兒子都差點認不出來。

一想到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讓家母遭受這般苦楚,太史慈當即紅了眼眶。

“娘!”一聲悲呼帶著太史慈的悔恨與傷感,他跪在李氏面前,不停地磕頭,似乎這樣才能讓他心裡舒暢一些。

李氏看到太史慈後也是喜極而泣,走過去將太史慈的腦袋攬在懷裡,臉頰摩擦這太史慈的髮絲,感受著久違的氣息。

“慈兒,你可終於回來了。”李氏都以為這輩子沒機會再見太史慈了。

太史慈抱著李氏不停地認錯,堂堂男兒此時哭的像個犯了大錯的孩子一樣。

母子相認總是一番唏噓,待兩人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太史慈這才發現母親雖然住的地方比較簡陋,待家中卻尚有餘糧,要知道,現在整個黃縣吃得上飯的還真沒多少人家了!

太史慈一番詢問後,他才知道原來是那個潘鳳將軍在照拂他的母親。

李氏對潘鳳也是推崇備至,不光是因為潘鳳在她最危難的時候給了她幫助,更重要的還是潘鳳的冀州軍進入青州地界後,將作亂的黃巾全部平定,並且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這讓苦了數年的青州百姓總算過了幾天安穩的日子。

對於潘鳳和他麾下的冀州軍,李氏是讚不絕口。

李氏的話也讓太史慈多有感受,畢竟從進入青州以來,以往的那種官民對立、蟊賊橫行的場面再也沒有出現,有的只是一批批臉上帶著希望,于田間辛勤勞作的百姓和一個個奔波在城間鄉里處置政務的官員而已。

這些變化險些讓太史慈以為自己到的不是青州境內,此時此刻他才明白,這一切都是潘鳳等人到來後才有的改變!

“慈兒,潘鳳將軍的仁義,我等必須報答啊。”李氏抓著太史慈的手說道。

“娘放心,孩兒明日便去拜訪潘鳳將軍,若是能報答潘鳳將軍的恩情,孩兒絕不推辭!”

“這就好,這就好。”

......

其實,在太史慈剛剛回來的時候潘鳳派去盯梢的人就把訊息傳了回來,不過潘鳳考慮到太史慈母子許久不見,便壓下了前去探望的心思,只等明天一早便去太史慈家裡看看。

然而,潘鳳沒想到的是,太史慈比他還要早!

看著府門外等著的那個俊逸青年,潘鳳眼睛一亮。

傳聞太史慈身長接近八尺,猿臂善射,還留著長鬚,這形象跟眼前這個青年不是正好符合嗎?

再看此人的屬性面板。

姓名:太史慈

年齡:26

生命:1660

武力:93

智力:77

政治:65

統帥: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