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公孫瓚有危險的情況下,嚴綱是不會去等那些慢吞吞的步卒的,帶著白馬義從急追潘鳳才是嚴綱最可能去做的事情。

正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潘鳳才把騎兵的集合點設定在了葛城。

葛城地處易水、徐水、盧水三條水系的交接點,這裡河流眾多,水系發達,騎兵想要在這種地方渡河最好的方法就是沿著原先就架設好的橋樑快速透過。

而橋樑,便是潘鳳這次要給嚴綱設下的另一個大坑!

讀過三國演義的潘鳳很清楚,麴義在界橋利用地形以八百士卒大破公孫瓚數萬兵馬,這裡面麴義能夠取得勝利的最關鍵因素便是界橋並不適合騎兵展開陣型。

同樣的,在葛城這邊,很多橋樑都被潘鳳派人破壞,能夠路過葛城前往中山國的,只有潘鳳留下的唯一一條路了,這條路上的橋樑潘鳳選擇河流相對較寬的一座。

葛沙橋!

麴義八百士卒能大破公孫瓚數萬,而現在潘鳳只需要面對三千白馬義從,所以潘鳳只給自己留了五百人!

剩下的四千多人潘鳳讓自己的副將領著直奔公孫瓚的後方,也不需要對公孫瓚發動攻擊,只需要盯著他的屁股就行。

總之,必須讓公孫瓚首尾難顧,不敢輕易發動攻擊!

潘鳳讓高稠傳達的訊息,在嚴綱覺察到文安異樣之後沒多久就被他自己送了過去。

當嚴綱聽到潘鳳的意圖後,他沒有任何猶豫就把七千步卒丟給了劉備,而他自己則帶著三千白馬義從連夜趕往葛城。

當潘鳳得知嚴綱的人馬進入葛城範圍後,心中多少有些欣喜。

麾下五百騎兵已經全都變成了弓手,之前讓高稠打造的五萬支箭矢留下了一萬五千支,分發下去後每人拿了三十支箭矢。

只是,潘鳳多少有些可惜之前把羌族戰法這個天賦給替換掉了,否則這一仗還要更穩一些。

嚴綱的焦急比潘鳳想的還要強烈,在到達葛城後,他只讓麾下的白馬義從休息了半天,就沿著哨騎打探好的路線一路直奔潘鳳而來。

其實在聽到潘鳳領著五百士卒守著一座橋的時候嚴綱的心裡多少是有些驚訝的。

按照他的設想,這種有點類似斷後的危險活一般都是讓軍中的小將來做,像潘鳳這樣的主將就應該帶著兵馬去襲擊公孫瓚的後方。

可事實卻是潘鳳留了下來,而且只帶了五百士卒守著一座橋,妄圖用一座橋的阻隔來攔截白馬義從前進的道路。

若是在潘鳳金蟬脫殼之前,嚴綱多少會對潘鳳這種魯莽行為表示不屑,但吃過一次虧後嚴綱已經警惕了很多,在遇到潘鳳的阻截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衝上前去,而是將麾下的哨騎派了出去。

他必須先確認周邊沒有其他伏兵!

在嚴綱對岸的潘鳳目睹嚴綱麾下的哨騎先後離開,知道他是要去探查周圍的訊息。

看著河對岸那群騎著白馬軍容精悍的白馬義從,潘鳳心中也忍不住暗自點頭。

確實是少有的精銳騎兵。

只可惜,今天或許就要折在這裡了。

“嚴將軍,你倒是謹慎了不少嘛,若是在文安城下你也能這般警惕,今天就不會有這樣的局面了。”潘鳳笑著說道。

他在嘗試激怒嚴綱。

但是嚴綱能被公孫瓚派過來牽制潘鳳顯然不是什麼魯莽的人,之前在文安的時候嚴綱其實也很警惕,每天派出去的哨騎更是不在少數,只不過這些哨騎都在探查文安縣的周邊。以至於潘鳳的騎兵從大營後面繞道走了也沒有第一時間發現。

聽到潘鳳的話,嚴綱磕馬上前,臉上看不出喜怒。

“之前卻是我小瞧了你,但這次我不會再中你的任何詭計了,你也別想從這裡輕易離開!”

嚴綱說這話的時候還是有些底氣的。

如今他與潘鳳之間只隔了一座橋而已,潘鳳就算現在上馬逃跑,他也有信心一直追著不放,雖說過這座橋有可能讓白馬義從損失一些,但只要衝過了這座橋,潘鳳麾下那些從騎兵變成弓弩兵計程車卒如何抵擋得住衝到面前的騎兵?

只要衝過這座橋,甚至有可能把潘鳳留在這裡!

想到這,嚴綱的神色稍稍有了變化,一種名為大功的誘惑從他心底滋生起來。

“來人,把我們從葛城帶過來的門板拿上來。”